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学题库(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8:55: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优点:(1)能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局限:①容易束缚住学生,不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②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24、如何运用练习法才能提高练习效率?

答:(1)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 (3)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步骤;(4)科学掌握练习量; (5)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2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1)帮助学生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 (3)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6、如何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答:(1)全面了解学生,熟悉每个学生; (2)认真研究和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

(3)分类指导,长善救失:①对优秀学生要突出一个“严”字,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②对中间学生要突出一个“转”字,促使其向先进转化;③对后进生要突出一个“帮”字,帮助他们扬起前进的风帆;④对有特长的学生,要突出一个“扬”字,扬长避短,发挥其特长,增长其才干。

27、教育如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1)适应身心发展的持续性和阶段性规律,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进行,切忌“拔苗助长”;

(2)适应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规律,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充分照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忌“成人化”;

(3)适应身心发展的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工作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切忌“一刀切”。

28、班主任应如何教育转化后进生?

答: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要注意做到:“一查、二促、三帮”。 “一查”:查学生后进的原因,摸清情况;

“二促”:以爱动其情,以智导其行,以志树其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促使其转化;

“三帮”:老师帮、同学帮、家长帮,多方协作,帮助后进生扬起前进的风帆。

26

29、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

答: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30、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和社会型的教师。 31、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32、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3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

答: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不只是名称上的更换,二者在性质和内容上有诸多不同: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教师教学工作为重点 关注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 侧重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是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最低标准” 是教学实现的“预期目标” 学生学习结果与过程的表述 教学内容纲要和教学工作的提示 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规范” 直接的、统一的、刚性的“控制” 十一、论 述 发挥题

1、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才能备好课?

答:备课的意义:(1)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备课的过程,是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知识修养的过程;

(3)备课也是教师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

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①钻研教材;②了解学生;③设计教学过程。 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①学期教学进度计划;②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 ③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27

2、论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灵活;④环节紧凑; ⑤语言清晰;⑥组织得好;⑦积极性高;⑧效果良好。

也可以用“三字经”来表述:目标明,内容新,方法活,语言精,环节紧,教具巧,学生乐,效果好。

3、什么是爱国主义?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答: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思想感情,是对祖国在历史上所起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也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繁荣,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育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家乡; (3)教育学生热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4)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策; (5)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 (6)教育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7)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

(8)教育学生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4、论述合格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答:合格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修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

(1)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热爱祖国,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三观”,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求实创新,具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勤奋学习,具有努力进取的开拓精神;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科学文化素质修养:睿智思辩,具有宽厚的哲学知识;文理一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一长,具有各显特色的艺体知识和技能;科学育人,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手脑双挥,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3)教育能力素质修养:会带班,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会施教,具有分析驾驭教材的能力;会说理,具有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示范,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会研究,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4)身体素质修养:形体健美,具有良好的仪表风度;耳聪目明,具有健全的身体机能;精力充沛,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应变力强,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5)心理素质修养:理智热情,具有理性的认知能力;自知之明,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爱好追求;意志坚强,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性格开朗,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28

5、谈谈当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思想素养。 答:(1)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 (2)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关心学生,研究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 (4)优化资源,创设优良教育环境的理念; (5)活出事业与价值的理念。 6、论述儿童发展的内涵。

答:(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4)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演变过程,不是简单的变化;

(5)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成熟与生活的社会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成熟过程;

(6)儿童的发展也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7、论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的作用及其辨证关系。

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

(1)遗传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一个人从先辈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征,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①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形成身心发展的个人特点中有一定的影响;

③不能忽视遗传的作用,也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2)环境的作用:环境是指人周围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 ①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②环境影响着人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③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作用,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3)教育的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①教育主导着人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29

③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4)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8、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以及课程的设置;

③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9、论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答: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目标和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作用:

①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③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10、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答:知识学习与智力发展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智力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心理条件。它们发展不同步,知识渊博的人智力水平不一定高。

30

搜索更多关于: 教育学题库(含答案) 的文档
教育学题库(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7nx144a5b507xn0uyq64mg6283nbb00pxk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