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甲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应排列在赤道板上,而细胞板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隔膜形成体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结构,是真实存在的,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两极,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甲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乙细胞的一半,核DNA含量相同,C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只统计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是无法计算出细胞周期的,D项错误。
答案:B
8.(2016·沈阳一模)人蛔虫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适宜材料,受精后的蛔虫其子宫中游离着许多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受精卵。某同学进行“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用龙胆紫等进行染色 B.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不需要解离、漂洗实验操作 C.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生理盐水 D.与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比,观察过程仍需要先使用低倍镜 解析:本题考查观察人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观察有丝分裂需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可以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由题干信息可知,人蛔虫子宫中处于不同时期的受精卵处于游离状态,因此不需要解离和漂洗;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滴加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用显微镜观察需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答案:A
9.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考查理解能力。根据题目信息“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判断,甲类细胞为DNA分子复制后,细胞分裂前的细胞,乙类细胞为DNA分子复制前的细胞,丙类细胞为处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细胞。甲类细胞一部分处在分裂间期,一部分处在分裂期。乙类细胞处在分裂间期,细胞没有分化;若用某种化学药物强烈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则这些细胞将会停留在分裂的间期,抑制细胞的增殖。
答案:D
10.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核DNA含量有:2N、2N~4N及4N三种类型。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间期 B.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 C.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
D.若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癌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和末期,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中、后期,若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会减少。
答案:D
11.动物细胞培养中存在“接触抑制”现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贴壁细胞,邻近细胞又迅速分裂重新填满这一区域,然后再次停止分裂。据此做出的假设,不合理的是( )
A.清除部分细胞,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重新启动细胞周期 B.细胞接触后,为动物细胞停止分裂离开细胞周期提供了信号 C.细胞周期是有其内在节律性的,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细胞膜表面上可能存在接受邻近细胞信号的受体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在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分析信息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接触抑制”是细胞接触时会出现停止分裂的现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如果将一些贴壁细胞清除,细胞又重新分裂,分裂到一定程度接触时再次停止分裂,原因可能是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被其他细胞上的受体识别,从而重新启动细胞分裂,细胞接触后又因为某种信息传递而停止分裂,A、B、D说法正确;细胞周期受周围环境细胞释放的一些信息分子的调控,C说法错误。
答案:C
12.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解析:根据题意,该生物细胞中DNA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C~4C,复制前DNA含量为2C,复制后DNA含量为4C,所以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图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数量远多于分裂期细胞,所以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丙组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所以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将会导致甲组细胞数目增加。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6分)(2017·扬州中学检测)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 d更换一次清水。步骤2.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1。步骤3.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结果如图2。
图1
图2
分析回答:(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