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封隔器现场判断失效标准及治理措施
摘 要 :井下封隔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失效 ,注入水注不到目的 层,起不到封隔作用 ,在现场无相应的判断失效标准及治理措施。为了 能及时发现井下封隔器失效 ,及时治理 ,减少无效水注入 ,我们针对下 封井根层不同封隔器的类型 ,通过现场判断失效标准及治理措施来延 长井下封隔器的有效期 ,提高下封隔器井注水效果。 关键词:封隔器;注水井;井筒;判断标准 ;治理措施 ;二次座封 ;注水有效 1 前言
措施不断投入 ,层间不断转移 ,油水井对应关系不断变化 ,同一口 井不同层位压力差不同 ,使注入水推进方向不同 ,不得不下封隔器封堵 各注水层选择对应层注水。但井下封隔器经一段时间注水
,由于压力
和注水量的波动 ,停开井等使井下封隔器失效 ,起不到封隔作用 ,注入 水注不到目的层。 通过“下封井封隔器失效后现场判断标准及治理措 施”的实施 ,消除因压力、水量、停开井等因素造成井下封隔器失效 后无法判断和治理 ,改变以往封隔器失效后必需上作业的观念 ,通过现 场判断和治理封隔器重新起到封隔作用 ,确保注水正常 ,达到分层配注 的要求。 2 下封井失封后现场判断标准
2.1 从注水量上判断 :下封隔器井注水时在同等压力下注水量增加 ,一 封一和一封二井可能封隔器漏失或封隔器以上管漏、 有水咀的可能是 水咀剌大或脱 ;下入两封以上的注水井可能有一级封隔器出现漏失或 失效。 2.2 从注水压力上判断
2.2.1 一封一注水井 :注入压力下降、 套压上升说明封隔器漏失或失效。 2.2.2 一封二注水井 :注入压力下降、套压不变可能封漏失或失效。
2.2.3 二封二注水井 :注入压力下降、套压上升说明封隔器漏失或失效 ; 注入压力下降、 套压不变、 同等压力下水量增加说明第二级封隔器漏 失或失效 ;注入压力不变 ,套压上升、同等压力下水量不变或减少 ,说明 第一级封隔器漏失或失效。
2.2.4 二封三注水井 :注入压力下降、套压不变、水量增加有一级封隔 器可能封隔器漏失或失效 ;注入压力不变、套压升高或降低、说明第 一级封隔器漏失或失效 ;套压不变、注入压力升高或降低 ,说明第二级 封隔器可能漏失或失效。
2.3 通过测试来判断 该方法主要针对多层段注水井上的判断。 2.3.1 一封二注水井 :投死咀堵死第一层 ,通过测套压来判断。
2.3.2 二封二注水井 :投死咀堵死第一层 ,通过注入压力和同等压力下 的水量来判断 ;通过堵死第二层验证第一层的方式进行判断。
2.3.3 二封三以上的注水井 :通过逐一投死咀结合注入压力、 套压和注 入量的方式来判断。
2.4 通过井下工具的方式来判断下井封隔器下管柱时可下入一个或 一以上的验管球座 ,当出现封隔器漏失或失效时 ,从井口测试阀门投入 合适的钢球 ,通过注入压力或增注泵打压来验证井下管柱是否漏失。 3 井下封隔器漏失和失效原因
3.1 下封隔器井作业完打压或加压旋转座封后因注水压力低
,使井下
封隔器胶皮有一定的收缩 ,待注水压力上升后套压升起 ,因油套压基本 相同,未形成一定的压力差使封隔器座不住或座不严。
3.2 各类关井达 24h 以上开井时洗井使封隔器解封 ,使封隔器失效。
3.3 动关、影响钻井作业停放压、测试、测压降、测吸水剖面等使封 漏失或失封。
3.4 注水设备在正常增注时因坏、流程穿孔停井 ,造成封隔器失效。 3.5 日常管理中因压力和注水量的波动及其它管理因素 伸缩解封 ,致使封隔器失效。
3.6 井口保护装置失效 ,压力降低不能有效防止水倒流 ,使封失效。 3.7 放溢流和洗井使封失效。
3.8 井底出砂出油也是造成封隔器失效的一项重要因素。 3.9 井筒及井下工具的原因使封隔器失效
3.9.1 施工时,卡封位置刮削不干净 ,座封时座不严 ,使封漏失 ,直接影响 分注效果。
3.9.2 隔层间隔小 ,使封隔器卡不到位 ,打压座封时座不住。
3.9.3 因井下工具质量问题 ,座封时打不开 ,无法座封 ,造成分注失效。 4 井下封隔器下井前后采取的措施 4.1 下井前采取的措施
4.1.1 根据现场情况 ,不断收集各单井、 层位、区块地下井筒工艺资料 根据变化情况 ,制定合理下井封隔器管柱组合。
4.1.2 下封隔器井下封施工前了解注水压力的高低 ,根据压力高低采 用Y341-114<80;148>(Y221-114)<80;148封+水力锚或补偿器管柱组合 4.1.3 作业施工时 ,必须遵循油管过规 ,套管刮削冲洗水质一致原则。 4.1.4 认真核对下井工具位置 ,特别是封隔器卡封位置必须与套管接 箍和油层间隔1.5m以上。
4.1.5 下井前对封隔器现场验收 ,并查有无合格标准 ,严禁不合格工具 下
,使井下管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