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颜色
教学目的与要求
(l)学会置换前景色、背景色, (2)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黑白和彩色两幅相同的作品。
2、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幅画,请你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呢?(课件出示)
3、学生回答。
4、师:嗯,有了这些颜色,画面就变得更美了。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绚丽多彩的彩色世界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 彩色世界。
二、 新授:
(一) 任务驱动,学画彩色图形。
1、出示一幅无窗、无门的房子。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缺少什么?(门、窗)
2、师:我们来添画上去,好吗?先添什么呢?我们统一一下先来添门,好不好?
3、师示范,添一扇彩色的门。
第1页/共6页
4、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呢?好,现在请你打开桌面上的\试一试\,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颜色来添画。
5、学生操作。
6、师点评。我发现,大家用了不同的颜色来添画,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选颜色的呢?
7、师介绍颜料盒和前景色。 8、师:那么,背景色能不能改变呢? 9、生演示并介绍。 10、师强调背景色的用法。
11、好,现在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形状和颜色来为这座房子设计窗户。 12、点评。
(二)自主学习,练习涂色。
1、师:好,门和窗我们已经添画好了,我们再来给房子打扮一下怎么样?请大家自学书上第56页,边看边操作,选择你认为最美的颜色给房子美容一下。
2、学生练习。
3、师:现在有一位同学遇到了问题。你们看,它在涂烟的颜色的时候,把颜色涂到外面去了,天空被污染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是怎样做的呢?(学生操作)看来你的操作方法是正确的,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4、学生回答。(师把不封闭处放大)
5、师:我们在涂色的时候,可以先选择\涂色\工具,再选择颜料盒中你想要的颜色,然后在图形中单击一下,颜色就涂好了。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原来这个图形必须是一个封闭的图形。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2页/共6页
6、请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解决的方法。 7、师:好,请大家继续练习。 8、点评。
(三)了解其它几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1、师:刚才,我们用涂色工具给房子打扮了一下,大家现在都已经是一个小小美容师了!其实,工具箱中,除了这个武器外,还有另外三种特别的、有趣的武器,你们想不想知道?(出示三种工具)
2、介绍\喷枪\工具。 3、介绍\刷子\工具。 4、演示\取色\工具的用法。
5、生练习用取色工具给房子旁边的气球涂上颜色。 6、点评。
(四)赏练结合,综合创作。
1、师:有了这么多美容的武器呀,老师相信,我们小小美容师的美容本领一定更高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2、师:看。你们见过这座房子吗?(出示学校教学楼)
3、师:现在,要为我们的图书馆来设计打扮一下,在你心中,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可以设计成什么样?怎么来打扮?用哪些颜色来打扮是最适合、最美的?请大相互交流。
4、师:谁先来说说? 5、学生练习。
第3页/共6页
6、点评。师:好,大家停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设计。(色彩如何,换一种颜色会是什么效果?)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作品。
7、欣赏。师:我们学校的同学也为我们学校设计、美化了一下,看 (1)出示第一幅作品,师:你觉得怎么样?颜色多不多?原来,许多颜色放在一起,画面就会显得格外鲜艳。
(2)出示第二幅作品,师:再看看这个效果怎么样?(这种颜色看起很淡雅,让我们觉得自然。看,这儿还运用了刷子、喷枪等工具画上了太阳、云,使画面显得丰富了。)
(3)出示第三幅作品,师:再看看这个,它以哪一种颜色为主?(同样看起来很和谐、很美,这儿还添上了窗户)
(4)出示第四幅作品,师:黑白的效果会怎么样呢?
8、师:同学们,你看了这些作品以后有什么想法,请你通过你的设计表达出来,好吗?大家继续吧。
9、学生继续练习。 三、评价作品,总结延伸。
1、师:好,我看大家都设计得差不多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停一下,好吗?
2、自评。展示2-3幅学生作品,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设计的想法。
3、互评,师:谁来说说你的看法呢?
4、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3课彩色世界,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很多涂颜色的本领,老师很高兴,老师最高兴的是同学们会自己学习了,还当了
第4页/共6页
一回小小设计师,来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能用学到的本领美化周围环境、美化生活。
[教学后记]
1、 前景色和背景色的置换是本课操作的基础,必须掌握,因此教师要作一定强调,而其它操作,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在这里就采用了任务驱动法,给出一个具体、真实的任务,并要求学生能通过不定的手段完成。在学生自主完成后再由教师组织交流学习活动,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取长补短。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准确的完成教学任务。
2、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性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建构的目的\。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学生练习中故意设置了一个悬念,画了一个不封闭的图形让学生涂色,学生只要给烟囱涂色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颜色跑到烟囱外去了。随即结合环保向学生质疑,\这是为什么?\让学生用观察法找出原因,再用实践法共同找出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
3、教师在操作中,对所学知识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延伸,以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并及时点评学生作品,让学生们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为画面润色,从而也为下一环节中作品的完美性做好铺垫,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第5页/共6页
4、 \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但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本课的课题是\彩色世界\,重点就在于\彩色\两个字上,因此在设计 \赏练\这一环节时,学生们通过欣赏、评价一些作品的色彩,感受到用不同的色彩涂色,作品的风格也就截然不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也获取了新的、不同的创作灵感。
第6页/共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