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 _________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_________ . 21.(1)一个重为9N的物体A,静止放在如图1所示的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小女孩用80N的力将水桶提起(如图2甲所示),请在图2乙中画出女孩提桶力的示意图. 22.(2014?宜宾)如图,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3.(2014?青海)如图所示,在斜面上静置一个烧杯,一个小球悬浮在杯内的水中,请在图上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4.(2014?广州)如图是手臂的简化图,手托住重物时,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沿图中ab线. (1)在图中画出重物对手的压力; (2)画出肌肉对前臂的拉力方向; (3)画出拉力的力臂; (4)根据公式 _________ 判断肌肉对前臂的拉力 _________ 重物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5.(2014?汕尾)图中的小球受到了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
26.(2014?阜新)如图,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7.(2014?扬州)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画出被投出去的篮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 (2)如图乙,杠杆OA在图示位置静止,画出阻力臂l2及最小动力F1. (3)如图丙,标出磁感线方向和条形磁体的N极. 28.(2014?雅安)如图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9.(2014?滨湖区模拟)如图所示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气球的受力示意图.
30.(2013?乌鲁木齐)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力基本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应该确定 研究对象 ,并把 研究对象 从周围的物体隔离出来.
(2)要养成按一步骤分析的习惯,以免漏分析某个力,一般应先分析 重力 ,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 接触的物体 ,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的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 施力 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 (4)只分析研究对象 受到的 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 施加 的力. (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
(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 受力 情况也不同.
(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考点: 力的概念;物理学方法. 专题: 整体思想;分割思想. 分析: 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 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 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 (3)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力是不分析的. 解答: 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 (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 (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5)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6)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7)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 (8)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故答案为: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2)重力;接触的物体; (3)施力; (4)受到的;施加; (7)受力.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受力分析是我们研究力学的基础.
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2、4、5、7 .(只填序号) 观点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考点: 力的概念.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解答: 解: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紧靠竖直的墙放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与墙之间不存在力的作用);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不一定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吸引);所以2、4是正确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5是正确的;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要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所以7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4、5、7.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种类等力学的基本理论,考查的方式比较直接,是一道基础题. 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人受到的力有 重力和支持力 .
考点: 力的概念.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的作用,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对受力物体进行分析. 解答: 解:因为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此二力为平衡力. 故答案为:重力和支持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能力,注意牢记重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4.一个力气很大的举重运动员能不能不借助别的物体,自己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为什么? 考点: 力的概念.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从力的作用形成的条件来看,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外力的作用,运动员是不能将自己举高在空中的. 解答: 解:不能,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没有其它的力或物体来做支撑,举重运动员不可能将自己举高而停在空中. 点评: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不能脱离开受力物体而存在,同时,受力物体也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而存在. 5.如图所示.是某广场上空静止的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此时氢气球受到的力有浮力、 推力 、重力、 拉力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