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寓言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读懂课文讲的道理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童话寓言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会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3.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提高品词品句能力
4.感悟文章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5、能说出“阅读链接”中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1 / 8
教学重难点
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关键词,提高品词品句能力;感悟课文讲的道理。
教法学法
教法:自读自悟法、入境表演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迁移法 教学资源:课件视频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懦弱骄傲代价谦虚尘土捧起)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语,不但勾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而且为他们的朗读理解奠定情感基础。在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时,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为学生提供了概括的要领,使学生能“有法可依”,不仅可以有效地学习本课,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技能。
二、品析词句,感悟形象 (一)自读课文,自主批注。
2 / 8
1、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请按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批注。PPT出示学习任务:
(1)默读2---9自然段,用“——”画出铁罐说的话,用“~~~~”画出陶罐说的话。
(2)认真读读你画出的句子,想想: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铁罐?一个怎样的陶罐?请圈出重点词。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1)第一次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指名读。怎样的铁罐?怎样的陶罐?引导学生圈画出关键词:傲慢、谦虚,学法:关注到标点符号及称呼,并总结,最后指导朗读)
第二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同桌分角色读。用刚才的学法理解“轻蔑”,指导朗读。) (2)第三、四次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面对恼怒的铁罐,陶罐说这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3 / 8
练习补白:“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铁罐说这话时又是怎样的神情呢?学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
练习补白2:“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小结: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而越来越恶劣。这样的铁罐我们送一个词语给他,你会用哪个词语?。(板书:傲慢无礼)陶罐对铁罐一再忍让,它最终不再理会铁罐。我们也送一个词语给陶罐,你又会用哪个词语?(板书:谦虚有礼)3、听录音范读——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态度。
【设计意图】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尤为重要。抓住关键词傲慢,用朗读法、动作神态表演法进行品味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感。(二)研读变化,对比感悟
1、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以后,陶罐和铁罐的命运如何?请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各找一个四字词送给铁罐和陶罐。(学生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板书:完整保存、无影无踪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话练习,感受寓意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