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药剂学 练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1:16: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溶液型滴眼剂应澄明 D.不得添加抗氧剂 答案[ABC]

15、注射剂中常用的抑菌剂有

A.苯甲醇 B.山梨醇 C.苯酚 D.三氯叔丁醇 答案[ACD]

16、不能用于静脉注射的表面活性剂是 A. 脂肪酸山梨坦80 B.十二烷基硫酸钠 C.泊洛沙姆188 D.豆磷脂 答案[AB]

17、以下不须在100级洁净区进行的是 A.注射用胰蛋白酶的分装、压塞 B.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类 C.复方氨基酸输液的配液 D.复方甘草合剂的制备 答案[CD]

20、下列关于灭菌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辐射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B.干热灭菌法是物理灭菌法的一种 C.湿热灭菌法是化学灭菌法的一种 D.气体灭菌法是物理灭菌法的一种 答案[ACD]

21、以下不允许加入抑菌剂的是

A.滤过除菌法制备的多剂量的注射液 B.静脉注射剂 C.脊椎腔注射剂 D.手术用的滴眼剂. 答案[BCD]

23、下列关于输液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尽量与血液的pH值相近 B.输液剂必须无菌无热原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不得添加抑菌剂 答案[ABCD]

24、下列关于注射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应采用热压灭菌 B.注射剂灌封后必须在12小时内进行灭菌 C.输液自药液配制至灭菌一般在12小时内完成 D.输液中可加适量抑菌剂 答案[ACD]

25、注射剂中延缓主药氧化的附加剂有

A惰性气体 B.等渗调节剂 C.抗氧剂 D.金属离子络合剂 答案[ACD]

29、热原的耐热性较强,下列条件中可以彻底破坏热源的是 A.180℃,4小时 B.250℃,45分钟 C.650℃,1分钟 D. 100℃,4小时

答案[ABC]

30、不面哪些不是化学杀菌剂

A.乙醇 B.苯扎溴铵 C.盐酸 D.乙酸乙酯 答案[CD]

32、以下可在注射剂中作为溶剂的是

A. 异丙醇 B.邻苯二甲酸酯 C.苯甲酸苄酯 D.聚乙二醇400. 答案[AB]

33、注射液机械灌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出现鼓泡 B.焦头 C.安瓿长短不一 D.装量不正确 . 答案[ABD]

34、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为 A.D值 B.F值 C. F0值 D. Z值 答案[BC]

36、以下可以作静脉脂肪乳的组分是 A.大豆油 B.甘油 C.卵磷脂 D.氯化钠 答案[ABC]

37、生产注射剂时常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A.吸附热原 B.提高澄明度 C.增加主药的稳定性 D.助滤 答案[ABD]

38、以下不能能彻底破坏热源的是

A.180℃加热100分钟 B. 250℃加热30分钟 C.180℃加热30分钟 D.60℃加热60分钟 答案[ACD]

41、下列关于热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 B.热原分子量大,体积很小

C.热原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组成 D.热原可随水蒸气雾滴带入蒸馏水中 答案[ABCD]

44、注射剂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

A.氯化钠 B.苯甲醇 C.碳酸氢钠 D.葡萄糖 答案[AD]

45、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有

A.电渗析法 B.重蒸馏法 C.凝胶过滤法 D.反渗透法 答案[BD]

46、以下属于电解质输液的是 A.乳酸钠注射液 B.碳酸氢钠注射液 C.甲硝唑注射液 D.右旋糖苷注射液 . 答案[AB]

47、下列关于安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和耐热性 B.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

C.对光敏性药物,可选用各种颜色的安瓿

D.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答案[ABD]

49、下列方法中,能去除器具中热原的方法是 A.吸附法 B. 酸碱法 C.凝胶过滤法 D.高温法 答案[BD]

50、下列关于注射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收集采用密闭系统,于制备后12小时内使用 B.注射用水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再经蒸馏而制得的水 C.为经过灭菌的蒸馏水 D.pH值要求5.0~7.0 答案[ABD]

51、热压灭菌器错误的操作方法是 A.应使用湿饱和蒸汽

B.灭菌完毕应等压力降到零才能打开灭菌器 C.灭菌完毕应立即打开灭菌器取出药品 D.灭菌时间从通入蒸汽时开始计算 答案[BCD]

52、以下不属于营养输液的是

A.氯化钠输液 B.右旋糖苷输液 C.氨基酸输液 D.脂肪乳剂输液 答案[AB]

53、输液的灭菌应

A.从配液到灭菌在4小时内完成 B.经100℃、30分钟流通蒸汽灭菌 C.从配液到灭菌在12小时内完成

D.经115.5℃、30分钟或121℃、20分钟热压灭菌 答案[AD]

54、以下有关注射剂配制的叙述,错误的有

A.对于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活性炭起吸附和助滤作用

B.所用原料必须用注射用规格,辅料应符合药典规定的药用标准 C.配液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易产生澄明度问题的原料用稀配法 D.注射用油应用前应先热压灭菌 答案[CD]

55、大输液粗滤脱碳可用

A.钛滤棒 B.垂熔玻璃滤器 C.微孔滤膜 D.砂滤棒 答案[AD]

56、下列有关注射剂抗氧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A.亚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B.维生素C常用于偏酸性或微碱性药液 C.焦亚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D.硫代硫酸钠常用于偏酸性药液 答案[AD]

57、以下须加入抑菌剂的注射剂是 A. .静脉或脊椎腔用的注射剂 B.用滤过法除菌的注射剂

C.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 D.低温灭菌的注射剂 答案[BCD]

59、制药用水包括

A.注射用油 B.纯化水 C. 灭菌注射用水 D.注射用水 答案[BCDE] 五、综合题

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①无菌;②无热原;③澄明度: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混浊或异物;④pH值应与血液pH值相等或相近,通常要求在4~9之间;⑤安全性;⑥渗透压应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接近;⑦稳定性:注射剂在使用和贮存期间应保持稳定;⑧一些特殊品种必须进行异常毒性、过敏实验、降压物质检查,以确保用药安全性。

4、什么是热原,热原有哪些性质?

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热原的性质有:耐热性,滤过性,水溶性,不挥发性,及易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超声波破坏。 5、热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答:热原污染的途径有:①由溶剂带入;②由原、辅料带入;③由容器、用具、管道及设备等带入;④由生产过程带入;⑤由使用过程带入。 6、可采用哪些方法去除热原?

答:去除热原的方法有:①高温法;②酸碱法;③吸附法;常用活性炭吸附热原;④离子交换法: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部分热原;⑤反渗透法;⑥凝胶滤过法;⑦超滤法:可用3.0~15nm超滤膜除去热原。 7、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湿热灭菌的效果?

答: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①微生物的种类、发育阶段和数量;②注射液的性质;③药物的稳定性;④蒸汽性质;应使用饱和蒸汽。

15、什么是去离子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各有何应用?

答:去离子水就是原水经过离子交换法制得的水。去离子水不用于注射剂的配液,可用于普通制剂,也可用于非无菌原料药的精制、注射剂容器、塞子等物的初洗。注射用水是由纯化水经蒸馏所得。可用注射剂配液、折射剂容器的最后一道洗瓶无菌原料药的精制。灭菌注射用水是由注射用水封装后再经灭菌制成。抓哟用于溶解注射用灭菌粉针或稀释注射溶液剂。 18、注射液配制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注射剂的配制方法有稀释法与浓配法。稀释法适用于质量好的原料药。原料药质量较差时可用浓配法,此法可将溶解度较小的杂质除去,且可节省滤过时间。 19、输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输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澄明度问题,除了应注意肉眼可见的微粒外,还应重视粒径在5μm以下的细小微粒。微粒可能由原料与附加剂、输液容器与附件、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程中带入而出现澄明度问题。通过控制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原辅料、包装材料、贮存条件、使用方法可解决澄明度问题。

2)热原问题,热原可由溶剂、原辅料、生产设备、生产过程及使用过程带入,通过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使用环节的控制,通过药物的纯化处理可有效防止热原污染的问题。

3)染菌,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灭菌不彻底、瓶塞松动漏气均可能导致染菌。可通过加强生产过程控制而防止染菌。

20、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有:①pH值调节剂,如盐酸、碳酸氢钠等;用于调节pH值。②增溶剂、助悬

搜索更多关于: 药剂学 练习题 的文档
药剂学 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5pv5k6ti5a66i6tkwo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