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精讲: 一、概括主旨
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文而异法,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
1.写事为主的散文: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层次。
如许地山的叙事散文《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等。
2.写人为主的散文:
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如鲁迅《藤野先生》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如:《我的国文老师》对老师的厌恶、对老师的敬佩、对老师的怀念这种情感变化,可以据此分清文章的层次。
3.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文章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
1
文字当中。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2)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法
1.找时间标志词。
如《雪地红棉袄》,文中有30年前、20年前、现在;又如《饺子啊饺子》,找到小时候、成家立业之初、近来一段时间、那个周末。抓住这些时间词就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
2.找地点变换词。
如《新疆的歌》,文中的大湟渠渠首工地食堂、伊宁市家中、红星公社露天聚会。抓住这些地点词就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 3.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物。
如《花脸》,文中抓住“花脸”这条线索,讲到了初见花脸,带花脸表演等。抓住“花脸”这个物就可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
2
(三)分析首尾及文中议论抒情语句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例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每举一个事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话进行总结和抒发作者情感。 二、考点分析及答题结构 (一)概括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1.写人的散文:人物(根据题目来定)+事件;有时候根据题型的需要,灵活判断答题结构:如加上什么情况下、结果如何等等,表达的形式为:什么情况+人称+事件+结果。 2.写事的散文:主要人物+事件;事情六要素
3.写景状物的散文:景\\物+特点+作者的情感。这里要注意概括景物特点时,尽量运用文中的词语来作答,与答案的贴合度更高。如果文章内没有适合的词语,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二)体会和揣摩作者情感/心理
1.要先了解文章所写事件的主要内容,先整体把握文中写此事物或此事件的几个层次,同时边读边标注出文中作者情感直露的一些句子。
2.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语句以及文中相关议论抒情类的句子,往往是作者直抒情感的环节,要特别关注。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来答。
3.最后加以综合,顺次列举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注意感情变化基本都是有梯度的。如《洞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