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语》十二章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5:1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论语〉十二章》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 课 标 第 一 网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的话: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4.《论语》的“论”读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 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

对孔子所说的“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8.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6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理解填空

1)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 连!

5)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8)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7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答: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

译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四、按要求从文中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这一则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六、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具有那些风范呢?

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搜索更多关于: 《论语》十二章试题 的文档
《论语》十二章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8o38pd3c565ja3utx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