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整理精品
教学 设计 按照企业员工的培养要求,采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企业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生产设备、企业优秀员工案例等进行相关教育,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
精品
用心整理精品
四、专业教学计划表 (见附件二) 五、毕业条件 1.最低学分要求
(1)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43.5 学分,其中职业基本素质 40 学分、职业核心素质 53.5 学分、职业综合技能 43 学分、职业能力拓展 4 学分、形势与政策教育 1 学分、公共选修课 2 学分。
(2)学生毕业必须不少于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 2 学分。
(3)创新创业实践与素质拓展 10 学分,其中创新创业实践2 学分。可以根据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实践活动或成果获取情况,参照《学生手册》相关规定进行认定。
2.岗位资格技能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顺利通过以下水平考试,可获得相应证书: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或B级证书; 2.大学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
3.维修电工、PLC程序员任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六、实现培养目标途径说明 1.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可借鉴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推行“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分层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借鉴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共享改革成果,形成一种“固定平台、活动模块”的方式。
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岗位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按照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堆垛工业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作为教学载体,按照“四个阶段”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把项目放在学院电气实训中心、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通过“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师与师傅一体化”、“作品与产品一体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化”实行教学做合一,校企共同实施考核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达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任务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2.教学组织与实施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执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以项目为载体,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并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采用集中教学和分组教学
精品
用心整理精品
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校内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教学以企业教师为主。
专业教学实施三个阶段“校内项目教学--企业实习”校企交替,实现岗位技能培养:
岗位基本技能培养阶段(第1、2学期) 在校内电子实习场地、电机控制实训室、电工工艺实训室进行电子产品制作项目、机床控制线路项目、室内外配电施工项目教学,实现识图与绘图、电子产品制作与检修技能、电机设备控制技能、电气线路施工技能培养。第2学期后2周,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维修电工、电机设备控制实习。
岗位核心技能培养阶段(第3、4学期) 在校内PLC综合实训室、单片机应用综合实训室完成工业机械手调试项目、电热烘箱制作项目教学,完成PLC控制线路调试维护技能、单片机控制系统调试维护技能培养。第3学期后2周、第4学期后1个月,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设备装配、调试实习。
岗位综合技能培养阶段(第5、6学期) 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完成船舶集控室和驾控室安装调试项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项目教学,实现工业机器人设备调试维护技能培养。第5学期后1个月,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设备调试维护实习。第6学期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
项目教学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实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引导文教学法、讲授法等不同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3.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调研和论证,由企业与学校相互结合、共同研究制订。为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实施,学校建立有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由学校、各分院(部)、学生构成三级监控,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控制。
(1)学院教学质量监控
学院权威性监督机构是学术委员会。院长对质量监控工作负总责,分管副院长协助院长,领导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和督导组等职能部门做好质量监控工作的规划、部署、监督、协调等具体工作。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及学术委员会代表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承担宏观组织、管理、协调和监控职责。
精品
用心整理精品
①实施宏观管理。即导向性的管理,负责制定全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计划,组织引导系(部、中心)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
②组织对学院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种方式的动态监控。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授课计划的审查与执行,教材的选定,考核等教学环节的贯彻和落实情况;
③对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价; ④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验收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状态,为学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基本文件的修改等提供意见和建议;
⑤参与学院的教学改革工作,为学院的重大教改措施提供决策咨询; ⑥组织专家代表学院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专家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意见; ⑦掌握全院教学质量动态,按月提交《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月报表》,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⑧组织召开全院的期中教学质量调查学生座谈会,并提交座谈会的情况分析与总结;
⑨开展全院教学质量学生信息反馈工作。 (2)系部教学质量监控
系部是实施质量管理的实体,按照学院的统一安排,具体负责专业和课程建设、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常规管理等各监控目标中所涉及的所有监控环节的监控实施,落实各项监控措施。
①根据学院下达的教学评估文件和工作布署做出本单位的评估计划,依据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估标准,开展评教、评管、评学工作;也可依据学院的质量监控体系、评估标准,制定符合本单位专业等特点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②依据学院制定的监控体系,负责对本单位教学工作进行自评,以及优秀教学单位的申报;
③负责对本单位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自行完成教学质量等级的初步确定; ④负责组织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估;
⑤对本单位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与建设措施,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
⑥接受学院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3)学生教学质量监控
学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的最终层面,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
用心整理精品
成立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执行委员会,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各1人,分别由学院学生会学习部的正、副部长担任;委员会成员由各班级教学质量信息员组成。由学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执行委员会负责对教师、教学部门工作的测评;学生考勤、教师上课考勤等。
①选出覆盖全系各专业的学生信息员,协助院督导组收集有关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信息,及时反映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
②按照院督导组的统一安排,组织开展完全由学生参与的学期教学质量评价,并做好相关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等工作;发放、收集和整理教学质量评价资料;
③协调各系教学督导组做好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4)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保证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障,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依据以下规章制度开展,方案实施保障制度见表1-5。
表1-5 方案实施保障制度一览表 实施内容 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1.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 2.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 专业建设暂行办法、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 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意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外聘兼职教师资建设 师管理暂行办法、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办法 教材建设 教学组织 实习实训 学生管理
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 课程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督导工作条例、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考试管理工作规则 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关于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学生管理实施细则、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管理办法、学生考勤制度、学生违纪处分实施细则 制度保障 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