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增加的新规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产转让时,转让有关档案的具体办法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3、对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较原法律条文更为明确,更具有实际效力。体现在: 1)执法主体的明确; 2)违法行为的明确;
3)更明确规定了对“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出境的”责任人的处罚问题。 简:档案行政法规 其含义主要有:
1、档案行政法规必须是国务院制定或由其批准与公布的。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均无权制定与发布此类文件。
2、它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针对档案事业中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的,而不是对档案工作中某一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3、它是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它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精神,不能同法律条文相抵触。
简:档案行政法规的类型主要有3种:
1、对档案行政事务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的文件; 2、对某一方面的档案行政工作作出部分规定的文件; 3、对某一项档案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具体规定的文件。 简:档案行政法规的特殊性:
1、它的制定必须符合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特殊发展规律与特点,即凡是依据档案工作的实际存在和发展规律与特点而制定的档案行政法规,都会对其国家的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档案的管理必须强调有机体的思想,强调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强调全宗原则。任何档案行政法规的制定,都不能违背这些基本的思想和原则。 2、它的制定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与发展性特点。
继承性:相关的档案行政法规文件之间在内容方面的历史联系性。
发展性:整个档案行政法规体系的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推陈出新,去粗取精。
名:档案行政规章:包括由国家档案局依据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文件,同时也包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档案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它们是我国行政规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简:档案行政规章的优势:
1、它的制定程序比法律简便,只要不违背档案法及相关法律精神和规定,较易获得通过。 2、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对专业性问题的规定,优于档案工作法律。 3、它的规定比档案工作法律的内容更加明确、具体。
它与档案行政部门和其他政府行政部门所作的行政决定,也有明显的不同,行政决定是“一人一决定”、“一事一决定”,具有特指性,有时还会出现相同情况不同对待,不同情况相同对待的现象。 名:职业道德:从事某职业的人员共同认可的并在职业活动中应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选:档案工作者的个体道德素质,由5方面构成: 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认识 道德意志 道德习惯
选: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鲜明的职业性; 2、存在方式的具体性
3、形成过程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7,12讲毛静没排版
名:档案职业道德: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服务等项职能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整个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简: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1)保护档案及相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以确保其作为历史证据的可靠性。
2)从历史、法律、职能、行政管理等角度,对档案文件、资料进行筛选、鉴定和保管,切实合理地运用来源原则,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3)在进行文件的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应当保护档案的证据作用。 4)应当确保档案所含信息的连续性。
5)档案工作者应当对他们从事的工作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其工作进行辩护。 2、遵纪守法,严守机密; 3、博学求进,公正服务。 名:道德修养:通常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理想而对自己的品行进行锤炼和陶冶的功夫。有时也指经过长期努力所形成的道德情操。 论:档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范畴: 1、档案职业道德理想和职业道德义务
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想,应当是按照道德理想所体现的职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精神,在本职活动中所确立的档案工作者应当追求和向往的完美人格和完善的职业道德关系。 档案职业道德义务:档案人员在职业工作活动中,在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理想和道德责任感的支配下,应当自觉履行的档案工作职责。 2、档案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行为
陶冶档案职业道德情感,主要包括2项基本任务:
1)形成和增强同档案职业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道德情感; 2)改变那种与应有的档案职业道德认识相抵触的道德情感。
档案工作者只有注意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档案工作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3、档案职业态度与职业良心
档案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具体表现方面。在思想观念上,档案工作者要消除消极落后思想观念,确立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
档案职业良心是档案工作者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具体体现。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原则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档案工作者的职业良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4、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和职业尊严
我们提倡的档案职业荣誉是以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原则的,即只有维护集体主义荣誉,才会有个人的荣誉。
档案职业的社会尊严,通过全心全意地为档案用户提供满意的档案信息服务等具体行为逐步得到确立。
第八章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
选:1901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我国57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58年颁布了第一批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47年成立。 简:标准概念的基本含义:
1、其工作对象必须是需要协调统一的事物,而且该事物要具有重复性、多样性的属性特征; 2、它必须以较普遍的社会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不能以一时一地的局部经验为基础制订; 3、它需要通过有关方面协调统一,以期达到先进、合理、客观可行;
4、它需要经过社会公认的机构批准,并以特定形式发布,才能在一定工作领域内发挥作用; 5、制订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最佳的工作秩序,保证有关工作沿着良性的发展轨道运行;
6、它的制订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
名:档案工作标准:以档案工作领域中的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为对象而制订或修订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档案工作中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和依据。
简:档案工作标准的种类
1、按性质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2、按实际法定效力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3、按相关程度分:正式标准和参照标准;
4、按适用范围分: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选:1、国际标准:经过国际上的权威性组织制订,在国际上得到普遍承认和通过的标准;
2.区域性标准,也称国际区域性标准: 3.专业标准,即行业标准。
4.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遵守的技术标准。
简:档案工作标准的属性:
1、标准的制订与审核或批准等工作程序,都有专门的规定; 2、标准都有固定的代号;格式整齐划一;
3、档案工作标准是从事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共同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并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
4、档案工作标准的时效性较强,它是以某个历史阶段的档案工作实践水平为基础的。 5、标准内容的相对专一性;
6、标准依据其不同的种类和级别在不同的范围内贯彻执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7、档案工作标准多数属于推荐性标准,各地各部门在采用标准的时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选:档案工作标准的作用: 1、协调作用; 2、简化作用;
3、统一与优选作用; …化:指过程
名:标准化:在技术、经济、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与标准的概念含义不同。 简:标准化概念的含义:
1、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广泛,它涉及到技术、科学、管理等各个社会工作领域。 2、标准化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
3、制订标准往往具有十分现实的目的性。
简: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含义:
1、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项工作活动过程。就其整体意义来说,它是一项智力性的系统工程。 2、档案工作标准化是通过实行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等管理控制活动,节约经费、提高效率、获得效益。
3、档案工作标准化追求档案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
4、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种需要不断补充、完善所制订标准的工作活动过程。
简: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微观、宏观含义:
微观含义:档案工作标准化就是通过制订标准和实施标准,对档案和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简化、协调和优选等有序化管理控制,以便获得最佳档案管理效益的活动。 宏观含义: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 1、档案工作标准的制订、实施等项工作内容。 2、还包括标准制订前的调查研究工作;
3、标准的补充、完善、修订、废除等项管理与维护工作;
4、标准化体系的设计;
5、标准执行情况反馈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等项具体工作活动。
选: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形式: 1、简化; 2、统一化; 3、系列化; 4、通用化; 5、典型化; 6、格式化。
简:制订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
1、统一性:在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内,必须确保每一项标准的内容前后协调一致。
2、优化: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内的每项具体标准,其内容必须反映优化了的技术、工作程序与组织程序,必须高于具体的一般性的管理工作的操作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管理的先进性。
3、适时性: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必须依据档案工作实际发展的需要和客观的可能性,适时制订有关标准,体现出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有序性。
4、继承性:在进行档案工作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关方面必须注意使标准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简: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的纵观结构: 1、档案工作基础标准
1)档案专业基本术语标准
不但应对档案管理领域的术语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和选优,而且应当结合文档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适当注意对文件管理领域的基本词汇的整理和选优工作。 2)档案馆代码编制标准
用于规范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标准代码,是实现国家档案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之一。
3)档案种类划分标准
用于规范人们实践中和学术研究中档案种类划分的基础标准。其制订与实施对于 按照各种档案的特性,实现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
研究者揭示不同种类档案的产生和运动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
相关门类档案的业务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等项工作的进行,都具有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4)档案计量单位标准 5)档案统计工作标准
用于规范各级档案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的档案统计工作依法进行的一种基础性档案工作标准。 2、档案工作业务技术标准
1)档案收集标准:包括:案卷、“件”的质量标准、文件归档标准(包括电子文件的物理归档标准和逻辑归档标准)、 档案馆接收档案标准、
档案馆收集相关文献标准等。 2)档案整理标准: 全宗划分规范、 档案实体分类标准; 档案实体编号标准;
各种类型各种门类的档案整理规范(如照片、会计、声像、归档电子文件等整理规范)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等。 3)档案编目与检索标准 档案著录标引规则;
档案检索信息分类标准(如《中国档案分类法》等);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 档案主题词表等。 4)档案统计标准
档案统计工作程序规范;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标准;以及相关的档案登记工作形式标准等。 5)档案鉴定标准 国家档案鉴定标准; 同系统档案鉴定标准; 同类型单位档案鉴定标准; 专门档案鉴定标准;
各机关单位档案鉴定标准等。 6)档案保管与保护标准。 3、与档案工作标准相关的标准
主要指与档案工作关系密切,但又不完全属于档案管理领域的有关: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等。
简:档案工作标准实施的指导思想:
要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还需确立良好的群体意识来保证其顺利推行:
1、坚持全面、系统的指导思想。在某些情况下,应当注意一些档案工作标准的相互关系,使它们协调配合地得到贯彻执行。
2、档案工作标准要依靠有关方面的努力,才能顺利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应十分注意提高人们的标准化意识水平,确立良好的社会群体意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当定期组织对有关新、旧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的讨论与研究工作,以研促建,不断提高我国档案工作标准的制订水平。
论:档案学的学科特点: 1、综合性和社会性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
档案的内容实质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生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档案信息的这种综合性,客观上决定了它具有综合性。档案工作是档案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档案工作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管理,而人类社会和各种科学性的管理活动均具有双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档案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其学科内容在整体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领域中的相关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产物。
从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总体来看,它的社会科学属性比自然科学属性强,因此,档案学的综合性是偏重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目前国内外档案学的整体状况是:绝大部分理论内容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仍然侧重于社会科学方面。 2、实践性和理论性
档案学理论来自档案工作实践中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是对各种具有普遍意义经验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档案学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档案工作实践。因为档案学不是纯粹的思辨性学科,而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它具有突出的社会实践品格。
强调档案工作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注重档案学理论建设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技术性和实用性
1)档案学具有科学认识的作用; 2)具有很明显的职业技能性特征。
传统的档案工作技术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渗透到了档案学知识体系中,使档案学更具现代技术的气息。 4、开放性和包容性
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档案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导致其分支学科不断产生,学科体系日趋完善。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使档案学必须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更新已经过时的理性认识,丰富其研究内容,使档案学向纵深方向发展。信息时代的档案学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对档案学的一般原理和一般规律的研究;扩展到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手段的研究等。因此,档案学的学科体系是开放型的,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不断充实、逐步完善、逐步提高和前进的过程之中。
档案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门类,它的研究方法、概念范畴、知识体系等,多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论:当前我国档案学体系结构的特征:
1、档案学学科体系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档案学体系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档案学基本门类划分上的静态性。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对稳定性。档案学各种门类一旦被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尽管随着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档案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会产生,但它们一般也可以被包容在这些门类中。
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动态性,是指该体系是一个动态性系统,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性体系。
2、档案学学科体系是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的统一
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宏观结构,是由档案基础理论、档案史学、档案应用理论、档案技术、交叉与边缘学科等门类构成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