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17春16秋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 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 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正确答案:
2.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 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 不变资本的产物 B. 可变资本的产物 C. 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 全部固定资本的产物 正确答案:
4.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 A.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B.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 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
5.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 抽象劳动 B. 具体劳动 C. 脑力劳动 D. 体力劳动 正确答案:
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Ⅰ(v+m)=Ⅱc B. Ⅰ(v+m)>Ⅱc C. Ⅰ(v+m)<Ⅱc D. Ⅰ(c+v)=Ⅱm
正确答案:
7.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能否买到商品 B. 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 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 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正确答案:
8.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本质是( ) A. 通过G——G′形式从流通中产生 B.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C. 使用借货资本支付的报酬 D. 借贷资本的所有权的产物 正确答案:
9. 任何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都是() A. 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B. 一种随机过程
C. 一种没有规律的过程
D. 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正确答案:
10.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 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正确答案:
11.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D. 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 正确答案:
1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正确答案:
13.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 正确答案:
14.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 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
B.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C. 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D. 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 正确答案:
15. 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正确答案:
16. 通货膨胀是()
A. 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 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 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正确答案:
17.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 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C. 人们不能认识它 D. 人们不能利用它 正确答案:
18.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A. 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B.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C. 产业部门和商业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D. 职能资本家和非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9.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能在流通中购买到( ) A. 劳动产品 B. 劳动资料 C. 劳动对象 D. 劳动力 正确答案: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B. 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 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 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正确答案:
福师《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A.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B.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 C. 交换决定生产,分配决定消费
D.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 E.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正确答案:
2. 股票的主要特点是( ) A. 不返还性 B. 具有固定期限 C. 流动性 D. 风险性 E. 不可转让 正确答案:
3.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的需求结构 B. 社会消费结构
C.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D. 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 正确答案:
4.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是因为()
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 B. 经济规律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
D. 人们不能限制任何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 E. 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正确答案:
5.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产业政策 D. 收入政策 E. 行政干预 正确答案: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B.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