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拉贡电站对金沙江上游鱼类的影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0:04: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拉贡电站对金沙江上游鱼类的影响分析

拉贡电站坝址位于通天河下游,距离称多县城15km。称多县境内金沙江干流长178.30km,落差329m,枯水月50~70 m3/s,丰水月500~900 m3/s。2005年丰水期拉贡电站流量3840 m3/s,实测最大流量3860 m3/s,最小44.5 m3/s,多年平均流量390 m3/s,多年平均输沙总量为864×104吨。

2005年6月和10月,中科院水生所对拉贡电站影响区及金沙江上游洛通以上江段进行了现场调查,以鱼类资源调查为主,同时对流域生境和水生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

1 拉贡电站工程概况

称多县拉贡电站为有坝引水式电站,水库无调节能力。拉贡电站工程等级为五等小(二)型,主要建筑物(溢流坝、泄洪闸、厂房、进水闸、挡水坝)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尾水渠等)级别为5级,临时建筑物(围堰)级别为5级。溢流坝坝高7.5m,库区水位抬高6.7m。引水洞长780m,冲沙闸宽6m,厂房装机容量3×2000kw,引用流量68m3/s。枯水期溢流坝不过水,脱水段长3km。发电水头高12.34m,发电流量67 m3/s,保证出力4742kw,年发电量5019×104kw.h,年利用小时8365h,约345天。电力并入玉树州结古电网。

2 拉贡电站影响区段

拉贡电站库区回水长度约2~3 km,枯水期脱流河段长3 km。因此,拉贡电站主要影响区域为溢流坝上下各3 km江段。同时,对回水区以上江段和脱流河段以下各约10 km江段存在一定的影响。

3 拉贡电站影响区内鱼类组成分析

3.1 历史资料

根据《横断山区鱼类》、《中国条鳅志》、《中国动物志·鲤形目》、《西藏鱼类及其资源》、《云南鱼类志》、《四川鱼类志》等文献资料,沱沱河共有7种鱼类,分别是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orientalis (Herzenstein))、唐古拉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tanggulaensis (Zhu))、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stewarti (Hora))、修长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leptosoma (Herzenstein))、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stenura (Herzenstein))、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和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 (Herzenstein))。

通天河共有6种鱼类,分别是圆腹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rotundiventris (Wu et Chen))、修长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leptosoma (Herzenstein))、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stenura (Herzenstein))、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Schizothorax) dolichonema Herzenstein)、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 Nikolsky)和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

金沙江石鼓以上江段共分布有22种鱼类,分别为戴氏山鳅(Oreias dabryi dabryi Sauvage)、东方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orientalis (Herzenstein))、圆腹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rotundiventris (Wu et Chen))、拟硬刺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pseudoscleroptera (Zhu et Wu))、麻尔柯河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markehensis (Zhu et Wu))、安氏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angeli (Fang))、短尾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brevicauda (Herzenstein))、修长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leptosoma (Herzenstein))、斯氏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stoliczkae (Steindachner))、细尾高原鳅(Triplophysa (Triplophysa) stenura (Herzenstein))、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 (Fang))、长丝裂腹鱼(Schizothorax (Schizothorax) dolichonema Herzenstein)、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kozlovi Nikolsky )、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 Nikolsky)、中甸叶须鱼(Ptychobarbus chungtienensis chungtienensis (Tsao))、格咱中甸叶须鱼(Ptychobarbus chungtienensis gezaensis (Huang et Chen))、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 Herzenstein)、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 Herzenstein)、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 (Herzenstein))、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 Kimura)、青石爬鮡(Euchiloglanis davidi (Sauvage))。

根据上述结果,通天河下游与金沙江上游共有的鱼类主要由鲤科裂腹鱼亚科、鳅科高原鳅属和鮡科鱼类组成。种类组成简单。区系特点是典型的“青藏高原类群”。

由图1可知,沱沱河、通天河与金沙江上游共有的鱼类有修长高原鳅、细尾高原鳅、软刺裸裂尻鱼;通天河与金沙江上游共有的鱼类有长丝裂腹鱼和裸腹叶须鱼。这5种鱼类受拉贡电站的影响最大。

沱沱河 唐古拉高原鳅、异尾高原鳅 修长高原鳅 细尾高原鳅 软刺裸裂尻鱼 东方高原鳅、小头高原鱼 长丝裂腹鱼 裸腹叶须鱼 圆腹高原鳅 戴氏山鳅、拟硬刺高原鳅、麻尔柯河高原鳅、安氏高原鳅、短尾高原鳅、斯氏高原鳅、短须裂腹鱼、四川裂腹鱼、中甸叶须鱼、格咱中甸叶须鱼、厚唇裸重唇鱼、硬刺松潘裸鲤、黄石爬鮡、青石爬鮡 金沙江上游

通天河 图1 沱沱河、通天河与金沙江上游鱼类关系图

3.2拉贡电站库区鱼类资源 3.2.1 坝上江段

根据2005年两次现场考察,曲麻莱通天河大桥段至拉贡电站坝址江段共计捕获鱼类4种,分别是软刺裸裂尻鱼、裸腹叶须鱼、长丝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裸腹叶须鱼,占总尾数的66.99%,其次是长丝裂腹鱼占总尾数的19.42%。本次调查的鱼类个体均较小,最大个体为四川裂腹鱼,体重511.4g。

表1 坝上渔获物组成

总重 总重 鱼名 (g) (%) 百分比 (尾) (%) 数量 百分比 (g) (mm) (g) 总尾 均重 体长范围 体重范围 总重 总重 鱼名 (g) (%) 软刺裸裂尻鱼 裸腹叶须鱼 长丝裂腹鱼 四川裂腹鱼 1676.5 6637.2 3928.7 511.4 13.15 52.04 30.80 4.01 13 69 20 1 百分比 (尾) 数量 总尾 均重 百分比 (g) (%) 12.62 66.99 19.42 0.97 128.96 96.19 196.44 511.4 168~275 104~303 194~278 328~328 44.2~264.5 12.3~315.8 113~369 511.4~511.4 (mm) (g) 体长范围 体重范围 3.2.2 坝下10 km江段

坝下江段仅在四川省石渠县金沙江洛须镇段获得标本7号。鱼类共计调查到2种,分别是四川裂腹鱼和裸腹叶须鱼。其中,四川裂腹鱼1尾,占渔获物数量的14.29%,总重量的75.02%。裸腹叶须鱼6尾,占渔获物数量的85.71%,总重量的24.98%。

4 影响分析

拉贡电站建成后,大坝阻隔、库区蓄水与脱流河段枯水期断流,使得分布于本区域的鱼类种类和资源受到影响而改变。大坝阻隔主要的影响是对坝上坝下共同分布的鱼类洄游形成阻隔和大坝下泄水可能造成的鱼类死亡。根据坝上分布的鱼类种类生活史特征分析,库区回水产生的影响可能有两种,一是坝上漂流性鱼卵死亡率增加,产漂流性卵鱼类资源量下降;二是可能形成利于幼鱼生活的缓流环境,使得部分鱼类资源量增加。脱流河段枯水期断流导致河床萎缩或干涸,直接影响鱼类的繁衍和生存,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河段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此外,在脱水、断流河段,河床大部分甚至全部裸露,乱石堆积,两岸植被萎缩,河床出现沙化,在汛期大水时,易形成含沙高的洪水,加剧下游河道的淤积。

目前,还没有关于拉贡电站坝下鱼类因下泄水流致死的报道。

阻隔主要影响坝上下都有分布鱼类,本次调查坝上坝下共有的鱼类为裸腹叶须鱼和四川裂腹鱼;脱流河段枯水期断流主要影响坝下脱流河段分布的鱼类,本次调查未在脱流河段进行渔获物调查,坝上坝下分布的鱼类均有可能在此江段分布;库区蓄水主要影响坝上分布的鱼类,本次调查坝上分布的鱼类主要有软刺裸裂尻鱼、裸腹叶须鱼、长丝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共计4种,均属于裂腹鱼亚科。

根据渔获物数量比例,裸腹叶须鱼最多,长丝裂腹鱼和软刺裸裂尻鱼次之,四川裂腹鱼最少。因此,初步判断这4种鱼类受拉贡电站阻隔影响程度依次为裸腹叶须鱼、软刺裸裂尻鱼、长丝裂腹鱼和四川裂腹鱼。

拉贡电站的主要影响应该是大坝阻隔和脱流河段枯水期断流。受影响的鱼类主要是裸腹叶须鱼和四川裂腹鱼,其次还有软刺裸裂尻鱼、长丝裂腹鱼等。鳅类所受影响不明显。建议针对大坝阻隔和枯水期断流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5 保护措施规划

5.1 保护对象

根据不同鱼类受拉贡电站影响程度不同,将保护对象分为近期关注和长远考虑两类。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拉贡电站主要的影响鱼类包括裸腹叶须鱼、四川裂腹鱼、长丝裂腹鱼和软刺裸裂尻鱼。因此,初步确定上述4种鱼类为近期关注的保护对象。长远考虑根据电站建成前后鱼类资源监测结果,对资源变动较大的鱼类进行针对性保护。 5.2 工程措施 5.2.1 过鱼设施

过鱼设施主要是针对大坝阻隔效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拉贡电站属于低坝水电站,因此适合建立鱼道。鱼道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人工操作,可以持续过鱼,因此运行费用低。在过鱼效果上,由于鱼道进口和出口的位置、高程都是固定的,鱼道运行时的流速、流态受上游水位和流量影响很大,很不稳定。鱼道一般只适用于低水头水利枢纽,拉贡电站具有建立鱼道的基本条件,建议就此进行相关论证。 5.2.2 保证最小生态流量

脱流河段的形成无疑会对该河段的鱼类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国际上一般采取保证最小生态流量的方式消除脱流河段的影响。拉贡电站的最小生态流量设计为50~70 m3/s,即不低于枯水月平均流量。建议有关部门设计兼顾枯水期发电和保证最小流量的方案,在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优先保证下游河段的最小生态流量。

搜索更多关于: 拉贡电站对金沙江上游鱼类的影响 的文档
拉贡电站对金沙江上游鱼类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hdu2jdpe3h0qq02ukg7f1wl0k4iy014z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