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C B C A B C D D D A A C A 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27.ABC 28.ABD 29.ABD 30.BCD 31.BD 32.AC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80分。 33.(8分)
(1)B。(1分) (2)进一步上升。(2分,未答“进一步”只得1分) (3)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大,产量增加。 (2分)
(4)自然界主要依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 。(1分)人类应该开发洁净能源,减少对石油、煤等燃料的利用,减少CO2排放量;广泛植树造林、种草,提高地球森林覆盖率。(2分) 34.(8分)
(1)玉米田(2分)。 (2)荒地(2分)。
(3)湖泊(2分)。 因为光合作用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层下,而太阳入射到达这些生物体之前经过了一定的水层,水层吸收了相当大的太阳能。所以,产生的误差最大。(2分) 35.(12分)
(1) 因长期缺乏充足的日照,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而导致死亡(2分)。生产者,竞争。 (2)光照和水分(2分)。 生物多样性(或稳定性) (3)生殖隔离。
(4)通过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来估计整个种群密度。 (5) 无性生殖(或营养生殖)。
(6)如果这种天敌不是专一性地以薇甘菊为食,并且生存能力强或繁殖速度快,就极 可能造成新的生态危机(或外来物种入侵)(2分,答案合理即可)。 36.(6分) (1)血液。
(2)垂体发生病变,没有促甲状腺激素产生(2分)。
(3)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减慢,产热量减少(2分)。 (4)动物性行为与性激素。 37.(7分)
(1)避光。(1分) (2)长势大致相同。(1分)
(3)分析:蓝光处理对水稻幼苗株高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不定根的发生则有促进作用, 并能增加植株干重。(3分)
结论:蓝光处理的水稻幼苗植株矮壮,根系发达,有利于培育壮秧。(2分) 38.(8分,每小题2分)
(1)9ul·L-1 , 25℃ 。 (2)生活在此层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3)光(的穿透性), 温度。
(4)这两层几乎没有植物分布,但生活着大量需氧型的动物和细菌、真菌等生物
39.(8分)
(1)产热 散热。 (2)下丘脑, 神经 体液。 内环境。
(3)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因此再度感染后仍可能患病(2分) 40.(7分)
(1)神经——体液调节。
(2)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2分) 醛固酮 。 (3)④。 (4)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41.(6分)
(1)白鳍豚。 调节流量、控制洪水(2分) (2)恢复力。 (3)溶氧量。 有毒物质 42.(10分)
(1)对照实验。(1分)
(2)应补充实验:第一步: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两组。(2分)
第二步:将这两组茎切段分别放入C、D培养皿中,C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D组培养液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与A、B组一同培养。(2分) 第三步: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计算茎切段伸长的平均值。(1分)
实验结果的预测:C、D组的茎切段都比B组的短,但都比A组的长;(2分)
结论: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茎的伸长,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植物茎伸长的促进作用增强。(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