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工自然 C、人类世界
B、人化自然 D、自在世界
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科学实验是( )。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2、实践是( )。
A、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B、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
C、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D、具有直接现实性
E、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3、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
A、企业 B、政府 C、科学家个人 D、科学共同体 E、全人类
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
A、体力 B、知识和经验 C、情感 D、意志 E、智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正确
错误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正确
错误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
错误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正确
错误
5、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正确
错误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4 0:12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 A、事物的积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 3、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 )。 A、不需要任何条件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4、相对静止是( )。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 C、绝对不变的事物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D、绝对运动的状态 5、“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 )。 A、唯物辩证法观点 C、唯心辩证法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所谓相对静止是指(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B、激变论 C、改良主义 D、诡辩论 E、冒险主义
3、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4、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它( )。
A、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B、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作用 C、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E、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的具体特点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 )。
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 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
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E、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