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孙静茹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应从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应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注重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活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抓住每一个生字识字的关键点教学,方能实现课堂生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 识字教学; 有效性 一、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
纵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都应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识字教学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流程时,通常可以采用常用的随文初读生字──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读生字──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扩展运用生字──练习检查生字。这几个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认知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形象到抽象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即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各个环节的操作应注意把握好节奏、关注学情、启迪思维、调动情感,做到张弛有度、富有情趣。合理的教学过程才是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动力: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识汉字有趣的构造法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就结合课文中所教的生字给学生讲我们祖先有趣的造字法。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8》一课中的生字“亭”时,我就指导学生先仔细观看书上的插图,然后再叫学生看图旁边的“亭”字,找出它们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回忆平时在生活中或公园里所见过的亭子,看看与课文中的图、字有什么关联。同学们有的说图跟字很像,有的说有点像,当然也有少数学生说不像的。这并不奇怪,可喜是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我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遣字方法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像“亭”字就属于象形字。 (二)在游戏中识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做游戏更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若能将游戏恰当地运用到识字教学中,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猜字谜、找朋友、成立错别字医院等游戏,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踊跃参与。 如教学“岁”字时,就可以出一个字谜:“山字下面半个多”;教学“休”“看”等字时,可出示“人、木、手,目”等字,让学生去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利用竞赛法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四)积极的评价:多点鼓励,少点否定
人们都有爱听好话的心理,何况是低年级的孩子呢?他们思想单纯,更应该哄哄捧捧。这一点,我们深有体验,小时上学时,只要老师一表扬,心里就乐开了花,干起事来劲头十足;可当老师一批评就会垂头丧气。如今的孩子比起我们当年应是更娇气,作为教师更应该
呵护他们,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关爱。多表扬他们,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于是我在上课时,对学生所回答或提出的问题多以表扬为主。常常说“你棒极了”“你的答案真妙”“你提的问题真有水平”“你真是好样的”??当然,调动学生识字兴趣的远不止这些,如编儿歌,编顺口溜等也是简单易行的有趣话动。
三、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语言的教学,学习资源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个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心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培养学生多留意身边的事物的良好习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在生活中识字,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二)加强课外阅读,巩固识字成果
虽然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但不一定就记得很牢靠,还必须让他们经常运用,才不致遗忘。正如古人所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现在每个学生手里都有几本书,学校图书
室也有一定量的藏书,而且经常对学生们开放,作为教师和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资源。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要及时作跟踪调查,了解其阅读效果。对于读书认真、效果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于读书欠认真的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调动其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三)利用“六书”识字
形声为六书之一。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外观形象来进行识字,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的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特点,促使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体味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四、小结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