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现状及开发路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7:55: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现状及开发路径探索

“部编本”语文教材立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从教材内容看,它遵循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了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对过去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特别是教材的编写,有所反思,在保留原人教版教材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本文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就新教材的教学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特点 1.“双基”的回归。

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一方面是对人教版教材“人文主题”组元或“人文与文体”组元的改革;另一方面将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分解在各个单元之中,并配合课文教学,呈现语法修辞知识,重建了语文知识体系。这一改组体现了对语文“双基”的重视,是“双基”教学被忽视一段时间后的回归。 2.“学本”的功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不只是教本,还应便于自学,是学生的学本。新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呈现了这一功能。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既对学生提出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学会阅读到自

主阅读的要求,又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由单元提示、预习(阅读提示)、注释、练习、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阅读链接等构成的助学系统,方便学生自学,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读写”的并重。

新教材克服了人教版教材写作内容弱化的不足,强化和深化了写作的内容。首先,每册教科书配合单元安排有六个写作专题,且专题内容与单元学习重点配合,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其次,专题内容遵从写作教学的规律,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再到修改润色、创意表达,循序渐进,自成体系。写作内容的丰厚使教材更具科学性,更加完整。 4.文化的传承。

新教材的选文强调经典性,重视语文性、适用性,兼顾时代性,体现多样性,尤其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经典为主、多样性的选文提升了学生阅读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重视人格修养教育内容文章的选取,加大古诗文的比重,关注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文化的认同。 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使用与现状

由上观之,较之于原人教版教材,新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疑,这对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笔者鉴于以上的教材解读,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1.更新理念,改进教学。

“部编本”教材是全新的教材体系,在总体思路上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文本,突出“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在体系结构上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为此,教师务必更新理念,改进教学。一方面,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优势,通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传统文化”专题语文活动等,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熏染学生的心灵,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自主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名著阅读、古诗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能力。 2.调整思路,规划教学。

“部编本”教科书构建了全新的结构体系。教科书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阅读和写作两大平行板块,还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教学时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教材阅读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并与名著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起,构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x教学框架,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个新的课题。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两种不同课型的教学,如何保证课内向课

外的有效延伸,实现教材编写意图呢?

(1)发挥“教读”的作用。“教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需要“精讲”“精读”。在教读课中,教师应关注阅读基本方法的传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自读课起到示范和举一反三的作用。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是以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组元的,且都是经典之作。教读课《春》和《济南的冬天》语言精美、情感强烈、富有意境,教学时应精讲精读,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课文,感知课文的情和景,赏析课文的语言美;要指导朗读的方法,训练联想想象的感性思维,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

只有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才能体现教读的本质,也就基本形成了学生自读《雨的四季》的能力。

(2)体现“自读”的价值。自读课是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自读课教学中,教师的定位非常重要。 自读课“教”的重点应着重在“指导”和“评价”两个方面,这种“指导”和“评价”应从备课开始。教师应做足四项“功课”:

一是了解学生白读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包括教读课上所生成的能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确定自读的方式与方法(个性化的阅读、小组合作阅读等):三是目标的预设和问题的预设,即预设学生自读目标以便落实教学目标,预估学生自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进行适时的课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研究现状及开发路径探索-精选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t0f9hdzw3ibqw7s1xb7s7tu43ow500tm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