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6:26: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绪论

1.聚合物的分类及命名可按来源、合成方法、用途、热行为、结构等来分类,主要是按主链结构来分类,分为:(1)碳链聚合物,(2)杂链聚合物,(3)元素有机聚合物; 2.聚合物的命名

(1)单体来源命名法

烯类聚合物单体名前加“聚”;

两种单体合成的,取二者简名加后缀“树脂”“橡胶”; 杂链聚合物按其特征结构命名;

*有些聚合物按单体名来命名容易引起混淆,例如??OCH2CH2??,可以从环氧乙烷、乙二醇、氯丙醇或氯甲醚来合成,因为环氧乙烷单体最常用,故通常称作聚环氧乙烷,按结构该聚合物应称作聚氧乙烯。 (2)系统命名法

命名原则和程序:先确定重复单元结构,再排好其中次级单元次序,给重复单元命名,最后冠以“聚”字,就成为聚合物的名称。写次级单元时候,先写侧基最少的元素,再写有取代的亚甲基,然后写无取代的亚甲基。 3.聚合反应

(1)按单体-聚合物结构变化分类

缩聚 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

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产物产生

加聚 烯类单体π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作加聚,产物称作加聚

物。加聚物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与其单体相同,仅仅是电子结构有所变化,因此加聚物的分子量是单体分子量的整数倍

开环聚合 环状单体σ键断裂而后聚合成线形聚合物的反应,反应时无低分子副

产物产生

(2)按聚合物机理分类

*逐步聚合 多数缩聚和聚加成反应属于逐步聚合,其特征是低分子转变成高分

子是缓慢逐步进行的,每步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大致相同,单体分子首先聚合成二、三、四具体等低聚物(齐聚物),短期内单体转化率很高,随后,低聚物间相互缩聚分子量缓慢增加,直至集团反应程度很高分子量才达到较高的数值

*连锁聚合 多数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属于连锁聚合。有自由基、阴离子或阳离

子聚合,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变化不大,除微量引发剂外,体系始终由单体和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没有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转化率随时间而增大,单体则相应减少。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特征是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4.分子量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聚合物强度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 5.平均分子量

(1)数均分子量Mn (通常由渗透压,蒸汽压等依数性方法测定)定义:某

体系的总质量m被分子总数所平均。

Mnm??n?i?nm?niii???mi/Mi??mi??xiMi

低分子量部分对数均分子量有较大贡献 (2)质均分子量Mw (由光散射法测定)

Mw??miMi?mi?2nM?ii?nmii??wiMi

(3)粘均分子量Mv (略)

三种分子量大小依次为:Mw>Mv>Mn;

6.分子量分布

(1)分子量分布指数

定义为:Mw/Mn的比值,可用来表征分布宽度。对于分子量均一的体系,

Mw=Mn,Mw/Mn=1.

(2)分子量分布曲线 数均分子量处于曲线分布曲线顶峰附近 7.大分子微结构

*线形大分子内结构单元有头头键接合尾尾键接;

*大分子链上结构单元中的取代基在空间可能有不同的排布方式,形成手性构型和几何构型两类;

(1)手性构型又分为全同(等规)构型、间同(间规)构型、无规构型; (2)几何构型是由大分子链中的双键引起的,双键无法旋转因此会有顺式和反式聚合物。

8.线形或支链形大分子以物理力聚集成聚合物,可溶于适当溶剂中,加热时候可熔融塑化,冷却时后则固化成型,这类聚合物称作热塑性聚合物; *支链形聚合物不容易结晶,高度支链甚至难溶解,只能溶胀;

*交联聚合物可以看作许多线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体型结构,交联程度浅的结构受热尚可软化但不再熔融,适当溶剂可使其溶胀但不溶解,交联程度深的体形结构不软化不溶解不溶胀形成了刚性固体;

*酚醛树脂、醇酸树脂等在树脂合成阶段,需要控制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使其停留在线形或少量支链的低分子预聚物阶段,成型时,经加热,在是其中潜在官能团继续反应成交联结构而固化,这类聚合物则称作热固性聚合物。 9.聚集态结构

聚合物聚集态可以粗分为非晶态(无定形)态和晶态两种。

*液晶高分子,受热熔融(热致性)或被溶剂溶解(溶致性)后,失去了固体的刚 性,转变成液体,但其中晶态分子仍保留着有序排列,呈各向异性,形成兼有 晶体和液体双重性质的过渡状态,称之为液晶态。

10.玻璃态温度:无定形和结晶热塑性聚合物低温时都呈玻璃态,受热至某一 较窄(2-5?C)温度,则转变成橡胶态或柔韧的可塑状态,这一转变温度称作玻

璃化温度Tg,

代表链段能够运动或主链中价键能扭转的温度。

*晶态聚合物继续受热,则出现另一热转变温度------熔点Tm,这代表整个大分子容

易运动的温度。

*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塑料的使用上限温度,熔点则是晶态塑料的使用上限温度。 11.高分子的力学性能参数:a弹性模量,b抗张强度,c断裂伸长率。 二、缩聚和逐步聚合

2.2 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的简称,是多次缩合重复结果形成缩聚物 的过程)

(1) 缩合反应

*官能度: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作官能度(f);考虑官能度时需以参与的反应集团为基准。 (2)缩合反应

线形缩聚的首要条件是需要2-2或2-官能度体系作原料,采用2-3或2-4官能度体系是,除了按线形方向缩聚外,侧基也能缩聚,先形成支链,进一步形成体形结构,这就称作体形缩聚。 (3) 共缩聚

羟基酸或氨基酸一种单体的缩聚,可称作均缩聚;由二元酸和二元醇2种单体进行的缩聚是最普通的缩聚;从改进缩聚物结构性能角度考虑,将1种二元酸和2种二元醇、2种二元酸和2种二元醇进行所谓“共缩聚”。 2.3 线形缩聚反应的机理 2.3.1 线形缩聚和成环倾向

*线形缩聚时,需考虑单体及其中间产物的成环倾向,一般情况下,五、六元环的结构比较稳定。

*成环是单分子反应,缩聚则是双分子反应,因此,低浓度有利于成环,高浓度有利于线形缩聚。

2.3.2 线形缩聚机理 (特征有2:逐步、可逆) (1)逐步特性

缩聚反应无特定的活性种,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基本相等,缩聚早期,转化率就很高,因此用基团的反应程度来表述反应的程度更为确切,现已等摩尔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为例来说明

*反应程度p的定义为参与反应的基团数(N0?N)占起始基团数N0的分数,因此:

p?N0?NN?1?N0N0

*如将大分子的结构单元数定义为聚合度Xn,则:

1结构单元总数N0X?Xn?? 进一步可得 n;

1?p大分子数N

(2) 可逆平衡

聚酯化和低分子酯化反应相似,都是可逆平衡反应,正反应是酯化,逆反应是水解。

*平衡常数小,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分子量的提高,需在高度减压条件下脱除;

*平衡常数中等,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聚合早期可在水中进行,只是后期,需要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平衡常数很大,K>1000;可以看作不可逆。 2.3.3 缩聚中的副反应

(1)消去反应; 影响产物的分子量

(2)化学降解; 合成缩聚物的单体往往就是缩聚物的降解药剂 (3)链交换反应;链交换反应将使分子量分布变窄 2.4 线形缩聚动力学 2.4.1 官能团等活性概念

在一定聚合度范围内,基团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无关,形成官能团等活性概念。 2.4.2 线形缩聚动力学 2.4.2.1 不可逆的线形缩聚

酯化和聚酯化是可逆平衡反应,如能及时排除副产物水,就符合不可逆的条件 *过程:1羧酸质子化,2质子化种和醇反应成酯; 酸催化的酯化速率方程:?d?COOH?dt???k1k3?COOH??OH??H??k2KHA

(1)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动力学

强无机酸常用作酯化的催化剂,聚合速率由酸催化和自催化两部分构成,在缩聚过程中,外加酸或氢离子浓度几乎不变,而且远远大于低分子羧酸自催化的影响,因此,可以忽略自催化的速率;(二级反应)

1?k'c0t?1 Xn?k'c0t?1 k'是将COOH、k1,k2,k3,KHA合并而成。 1?p(3)自催化聚酯化动力学 1羧酸不电离 ○

2聚合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Xn?2kc0t?1 (三级反应)

22羧酸部分电离 ○

聚合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Xn2.5 线形缩聚物的聚合度

2/32/3?2kc0t?1 (二级半反应)

两种基团数相等的2-2体系进行线形缩聚时:

(1) 不排除副产物水

p?K

K?1Xn=K?1

(2)高度减压的条件下及时排除副产物水

搜索更多关于: 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 的文档
高分子化学知识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8wpv8oa1u37lyd0yep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