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工商企业风险管理的学术团体相继在美国成立,大约3500家大型企业为商业会员。
风险管理协会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表明风险管理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美国最重要的两个风险管理协会是美国的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和美国风险与保险协会。日本风险管理协会在1978年成立。工商企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协会在英国建立。风险管理方面的普及非常迅速。7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课在全美大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均普遍开设。美国还设立了ARh1证书,授予通过风险管理资格考试者。协会的活动促进了全球性风险管理运动的发展。同时为风险管理在工商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教育的普及和人刁‘培养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3年在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云集纽约的各国专家学者,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这标志着风险管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86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表明,风险管理运动已经走向全球,成为全球范围的国际性运动。
(二)国内项目风险的发展
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可靠性工程问题、采矿、设备维护与更新、自动仪表可靠性分析、金融和经济决策等是风险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近几十年才应用到项目管理的领域。迄今为止,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大多是针对某一具体风险的研究,早期的研究文章,如1983年李存斌发表的“建设项目经济效果风险分析的函数偏导法”,1984年李正发表的“投资的经济效果及其风险分析”。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风险分析理论研究领域正式开始。此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价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体制的转变逐步与国际逐渐接轨,一些关于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以国家科委立项的形式进行了被广泛进行研究,为我国的应用研究与风险分析理论创造了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同济大学对大型电力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收获,同时也发表了很多文章。如“三峡工程投资风险分析及其理论与方法研究”、“投资项目中汇率风险分析的
4
理论与方法研究”等,但是项目风险的系统研究却很缺乏。而要想成功地管理项目,作为项目管理者,就必须成功地管理项目风险,即应对自己研究方向各个阶段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要有侧重点地管理好风险,分清主次以及重要程度,尽可能的将风险规避,从而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使其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有众多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大型工业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等电力工程项目。我国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国际惯例,这些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社会公众安全的电力工程项目应加强风险管理来使得项目的各个阶段风险得到规避。此外,目前国家有关文件也明确规定基本建设项目必须进行风险管理,国家建设部门也将出台有关开放重大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政策。可见,我国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看,英国学者J·R·Turner所著《The Handbook of Proiect-based Management》有一章专门讨论了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问题,最具有代表性的期刊是由英国Butterworth-Heinemann Ltd主办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Management》,其中经常刊登有关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文章。常刊登有关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方面文章的杂志还有:英国的《Project Ap-praisal》、美国的(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Risk Analysis),(The Engineering Economist)等,与此有关的还有其他杂志(Insurance:Mathematics and Economies),(Decision Sciences),(Management Science),(Econometrics)等。论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技术方法的开发和理论体系的完善上,也有一定数量的应用报告和体会的文章。从开发的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己经开发的软件如美国的Palisade Corporation的“Analytical Power Tools”系列软件、英国的“RiskNet”软件、挪威的“Dyn-Risk”软件、芬兰的“Riskman”软件等。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范围很广,已经从最初的国防、航天和建设部门广泛应用到医药、化工、矿山、石油
5
等部门。值得注意的是,英美等国的许多部门在应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的同时,还编著并且不断修订针对本部门特点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从而保证了采用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如美国防务系统管理学院编著的(RiskManagement:Concepts and Guidance))就是美国国防部关于在武器装备研制中如何减少和控制风险的规范化著作,此书1989年版本的中译本已经于1992年由我国国防科工委军用标准化中心译出版。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是从风险决策开始的,起步很晚。“风险”一词是在1980年首次由周士富提出的,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1991年,顾昌耀和邱苑华在《航空学报》上首次将嫡扩展到复数并且用于风险决策研究。十多年来,我国有关风险分析、风险决策的论著已经有一些,但是讨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著作并不多,讨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则更少。从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方面看,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着重于电力工程项目进度、费用的控制,这主要是从引进国外的网络计划技术开始的。由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倡导,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网络计划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并在一些部门进行了试点应用,华罗庚教授将网络计划技术概括为统筹法,后来也有人称之为统筹学。同时,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积极倡导科学管理,并把计划协调技术应用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电力工程项目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卢有杰在《项目风险管理》一书中,以国民经济各部门项目活动中的风险为对象,讲述了项目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估和控制的原则、方法、技术和程序。
孙世鹏等在《我国建筑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中指出,我国建筑工程的对策应当是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发挥风险系统模式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规范资本运作、确保资产安全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转移风险。
金丽丽等在《SWOT分析法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结合运用SWOT分析来
6
分析某公司对一项目的风险管理及项目战略决策。
五、本文主要研究框架与内容
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从风险的、风险管理方面。谈了下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第三部分介绍了HD集团目前的现状以及进行SWOT分析,找到HD集团目前面对的处境以及应对策略。
第四部分主要是构建出HD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思想、基础管理、组织结构以及工作流程几个方面分别做了分析。
第五部分主要是利用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法在跨国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第六部分就跨国电力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本文通过对国际电力EPC总承包所涉及的风险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从而试图建立起国际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从而指导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这也是本文预期可能的创新点,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