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3)46-49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图的分析方法,构造了一个较为一般的项目风险分析的影响图模型;提出了项目风险超额报酬率的概念;给出了影响图因果概率推理的一个具体的解析支持算法。
5、随机网络法
又称图示评审技术(Graphieal Evaluation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GERT。在GERT电不仅活动的各参数(如时间、费用等)具有随机性,而且允许活动的实现也具有随机性。
宋善德在文献《网络计划技术中网络图绘制的算法研究》中分析了使用传统方法绘制网络图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新的结点布局、连线和交互调整算法。在输出方面,给出了箭线图的自动生成算法、网络的布局优化与自动绘制算法。
高杰在文献《根据普通紧后工序表绘制箭线式网络图的方法》[系统工程,2001(2):72-77]和文献《根据普通紧前工序表绘制最优箭线式网络图的程序化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一与实践,2001(3):38-43]中分别介绍了一种根据普通紧后工序表和一种普通紧前工序表绘制箭线式网络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工序表绘制电力工程项目最优或较优箭线式网络图。
王海超等在文献《次关键路线在施工工期优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燕山大学学报,2000,24(1):40-42]中就双代号施工网络计划优化管理问题,研究了次关键路线上非关键工序的寻求方法,给出了图上计算和解析表达的求解过程,方便了网络计划的优化和管理。
黄德才等在文献《同异反网络计划的工期预测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5 ):24-27]中提出了一种同异反网络计划方法,在推广同异反联系数概念和给出主关键路线、次关键路线、再次关键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这种工期预测方法。
李林等在文献《基于风险分析的项目工期的估算方法研究》[系统工程,2001(5):77-81]中借助网络图,提出了一种估算项目工期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判断各风险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
吴唤群等在文献《搭接施工网络工期优化研究》[系统工程,2001(4):43-46]中在假设已知工程的各种情况下,提出了在要求所增加的总的费用最小的情况下,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将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适当地缩短,使整个工程的工
12
期提前的一种方法。
刘永淞等在文献《矩阵法计算搭接施工网络计划》[基建优化,2001(8):28-29]中建立了不同连接方式的搭接施工网络计划关联矩阵,阐述了利用关联矩阵中行列与元素间的关系计算网络计划的方法。
6、模糊分析法
所谓模糊就是边界不清晰,外延不明确,以模糊集合代替原来分明的集合。工程中存着大量的模糊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可以增加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王洪刚等在文献《基于模糊预测的建设工程单方造价快速算法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0:115-118]中基于模糊理论和指数平滑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以预测单方造价为基础的投标工程单方造价快报算法。
常云涛等在文献《模糊网络的工期与关键线路分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6(6):91-96]中引入具有模糊时间参数的模糊网络,并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理论进行了修正。
胡劲松等在文献《模糊网络关键路线分析》中针对模糊网络关键路线问题,基于模糊网络流模型,提出了确定模糊网络关键路线的参数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了模糊网络关键路线的更全面的结果。
(三)风险对策的制定
许天戟等在《风险控制理论在国际建筑承包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风险的辨识、评估完成后,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对策,以减少损失,增加收益。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技术分为两大类:控制性技术和财务性技术。
控制性技术主要作用是避免、消除和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限制已发生的损失继续扩大,包括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在电力工程项目中,风险和收益总是并存的,它们是矛盾和对立的统一体,没有脱离风险的纯利润,也不可能存在无利润的纯风险,因此风险回避是一种消极的办法,在实践中应尽量少用,只有当风险发生机会的概率很高,并且造成的损失很大时,可以考虑采用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包括预防措施与减少风险的方法,损失控制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其局限性是要么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要么技术上可行但不经济。
13
财务技术包括风险转嫁和风险自留。转移风险指采取各种方式将风险转移出去。保险转嫁是财务技术中最核心的部分,风险管理技术起源于保险。将发生概率不大,但损失却难以承受的风险,转移给保险人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风险自留是一种自行承担工程事故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后果的方式。
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方法策略很多,但必须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实施与后评估
正确决策之后,具体的实施十分重要。在执行过程中,应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拧及时反馈并在必要时调整风险管理对策。最后应对实施的效果及差异进行评估。
五、国际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参与的国际电力工程项目将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电力工程项目伴随着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也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电力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必将日益增加。但是国内关于国际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仅仅处于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研究内容特别是实务应用还有待深入。目前国内研究比较重视对客观事件风险概率的计算和对损失的估计,而对项目主体行为风险研究不足;比较注重对发生风险后的风险处置研究,对风险的预警评价研究不够;比较注重风险管理一般程序的研究(风险辩识一风险分析一风险处置);对风险管理的整体体系的研究不够;比较注重数量分析方法的应用,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不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目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特别是海外业务普遍存在实施后的实际目标与管理目标不一致,体现为成本过高、进度滞后、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管理不善和手段落后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对影响和制约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估计不足,导致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由风险引起大量的损失。国际电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在我国施工企业仍然是薄弱环节,怎样培养敏锐的成本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成本风险预警系统,从“救火式”监控向‘。消防式”监控
14
转变,从注重风险防范向风险之前控制转变,提高海外业务电力工程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国际工程承包者面前很重要的问题。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