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继续分析。
2、赏析《人头形彩陶瓶》: 教师讲述。
学生思考:陶塑人头配上类似兽皮花纹为装饰的陶器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归纳。 3、赏析《鹰鼎》: 教师小结。 (二)、秦汉时代: 1、赏析秦兵马俑 2、赏析西汉《杂技俑盘》
3、赏析东汉《说唱俑》(也称俳优俑) (三)、唐代: 1、赏析《猎奇胡俑》 2、赏析《女立俑》 3、赏析《男舞俑》
四、学生观看录象、欣赏代表作品 五、分组讨论:
在中国古代,俑的功能是什么?简述其制作过程。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汉俑和唐俑在形式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八、下课礼仪: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第六讲 石雕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从感受形象入手,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从而提高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喜爱,对祖国悠久文化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雕塑的定义与分类及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2. 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问答法等。 教学过程: 一. 二.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 复习回顾 2. 揭示课题 三.
传授新课:
1. 雕塑的定义和分类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提问:什么是雕塑呢?雕塑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2.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学生尝试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3. 雕刻作品欣赏: (1)陵墓雕刻作品欣赏: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a.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b.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 c.石麒麟 d.昭陵六骏 e.顺陵石狮
(2)佛教石窟造像作品欣赏: a.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b. 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c. 云冈石窟露天大佛 d. 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 e. 大足宝顶山石刻养鸡女 四.学生观看录像,欣赏石雕作品 五.分组讨论:
霍去病的纪念性石雕、石麒麟和昭陵六骏的艺术风格有什么异同? 六.课堂小结: 1.陵墓雕刻产生的原因 2.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3.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特点 七.布置课后思考题:
试分析一件雕刻作品的时代特点与民族风格。 八.下课礼仪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美术》全一册
第七讲 彩塑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彩塑艺术鲜明的民族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技法,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形式。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彩塑作品是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作和智慧的结晶。从而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着重欣赏分析敦煌莫高窟、晋祠及清末“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2、赏评敦煌莫高窟彩塑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特色。
3、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并寓德育于审美教育之中。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发现式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2、师生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录像:介绍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学生观看了解。
3、画面定格,揭示课题:第七讲 彩塑 三、传授新课: 1、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彩塑?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2、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