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图片导入。 二、新授 操作技巧:
可以先分组研究讨论,说说各人的奇妙创意,需要哪些材料才能完成作品? 你做的变脸游戏有感染力吗?需要将自己的创意反复进行推敲和调整才能最终令人满意。
所表现的表情可以夸张些才能有视觉冲击力。 操作步骤
先进行构思,同时画出不同的设计草图。 选择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很重要。 可以用多种手法完成作品。
可以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台表演给同学和老师看。 三、指导学生练习:
(1)可以模仿课本上的例图制作,也可以另想高招表现出新奇的表情和意外的效果。
(2)可将这节课的内容扩展成一个单元,分几节课上,每节课选取一两种方式方法进行制作和游戏。
(3)在学校的艺术节和演出活动中,可以登台表演你想出来的变脸游戏,请大家欣赏并提提意见。
第12课有表情的面具
总课时数:第 12课时 上课时间12年4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有表情的面具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苏教版美术教案
2、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分析面具的设计方法、造型特点、色彩内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点上常用的夸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用纸和废旧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可以单独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眼光,培养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设计出具有新意、有艺术效果的、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媒体: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绝技变脸图片导入 二、新授
1、构思脸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来; 3、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体; 5、注意色彩的搭配; 6、制作头箍,粘贴要牢靠; 7、将面具加在头箍上。 三、指导学生练习: 作业基本要求:
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动夸张、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确、各部件粘贴牢固。
作业提高要求:
1. 尝试用不同的手法去装饰面具。
2. 运用废旧的礼品盒、衬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
第13课画情绪
总课时数:第 13课时 上课时间12年4月19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内心的情感和视觉思维之间的联系,画情绪培养学生将视觉思维和情感思维相互转换的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等方式表达不同情绪的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
尽力用各种点、线、面和色彩去表达各种情绪。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视觉感官和情感思维之间的相互联系画情绪。 教学媒体:图片,范画 教学过程 一、 欣赏:
《星月夜》、《烦》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哪些点、线、面,哪些色彩的搭配和哪些情绪相联系。 2.先在草稿纸上画一些小草图,然后挑选满意的画成作品。 3.作品旁边还可以写上简单的说明文字。
4.开个观摩会,相互评价一下哪些作品使人一眼就能感觉到表达了某种情绪,而哪些作品缺乏表现力。说说为什么?
5.做做小实验或开个辩论会,先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猜猜表达的是什么情绪,看看和自己想表达的是否一致,如果不同,请他们讲讲为什么,也可以先画出一些色彩、形状和点线,大家看看可以和哪种情绪相对应。
三、指导学生练习: 四、评析学生作品
第14课 老师和同学(一)
总课时数:第14课时 上课时间12年4月26日
教学目标:
借用老师和同学这个话题,苏教版美术教案培养学生对人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人物外形特征和个性神态的敏锐观察能力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用变化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人物的能力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媒体:学生作品,范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看学生作品,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 二、新授:
(1)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你所熟悉的外貌有明显特征的同学和老师,选择你认为的合适角度去表现他们。
(2)可以画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
(3)可以画出老师工作、同学学习或活动时的情景,还可以画他们的群像。 (4)争取表现出老师和同学的外形特征、神情特征。 (5)开个展览会,看看其他人观后有什么想法老师和同学。 三、指导学生练习:
1.画前可以观察所绘对象头与身体的大致比例。
2.可以先用铅笔轻轻打草稿,再用黑铅笔仔细地勾画,在观察对像轮廓的基础上,注意线条的轻重、粗细和浓淡的变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