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 铁运函[2004]174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4:19: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座隧道所进行的较全面的无损检测和勘察,及隧道结构状态安全评估,是一次较系统的有益尝试,为摸清隧道病害的状况和程度,较科学地编制整治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课题组为了做好安全评估工作,组成了以王梦恕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在详细分析研究无损检测数据、调查搜集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修建、运营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评估工作。在评估工作进行中,鉴于技术标准中定性内容较多,定量条文较少,操作难度较大。为此,课题组依据标准、规则的有关规定及对百余座隧道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制订了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估的量化指标。依据该量化指标,并提出了京九线、漳龙线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估报告,较圆满地完成了委托部门提出的任务。2003年汛期,广东东北部下大雨,漳龙线槽前坑隧道内衬砌漏水发展为射水,射水从右边墙至左边墙,严重影响了行车。司机报告广梅汕铁路公司有关部门,公司派线路部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安全等级评估报告中划分的病害地段基本一致。公司逐与有关部门协商对该隧道进行了整治。课题组在本次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目前隧道的施工水平及既有隧道的现状和行车安全的要求,又对其中的衬砌缺陷量化指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隧道衬砌缺陷及病害量化指标,作为本规定构成内容之一纳入。

三、 主要内容

本规定分5章共20条。下面按章予以简要说明。 第一章 总则

计有制订本规定的目的、适用范围、相关标准、术语和符号4条。在第2条适用范围中,对于双线或多线隧道可根据其跨径、衬砌类型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对缺陷测线连续长度适当修正后,参照使用。新建隧道竣工验交时衬砌质量评定亦可参照使用。在第三条尚应符合的有关标准主要系指以下所列的七本。这些标准有的已发布多年,有的为试行草案,实践中已发现有不尽合理之处,本规定制定时作了适当修改。当本规定与现行有关标准不一致时,应以本规定为准。第四条对本规定中常用的术语和符号作了说明。

有关标准的名称、编号或发布文号:

标准名称 编号或 发布文号 ①《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 TB10003—2001)

— 13 —

②《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 TB10204—2002) ③《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

④《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 (铁道部铁运[1999]146号) ⑤《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草案)》 (铁道部运输局运基桥隧[2000]107号) ⑥《铁路桥隧建筑物劣化评定标准.隧道》 (TB/T28202—1997) ⑦《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第二章 基本要求

规定了衬砌安全等级评定工作的程序,即搜集资料、病害调查与观测、衬砌状态检测、资料分析、安全等级评定。做好衬砌安全等级评定工作,每一项作业程序都是十分必要的。与评定有关的资料应尽量详尽地搜集,缺少相应的详尽的资料,就难以对隧道衬砌的状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因此,规定对要搜集资料的内容、调查与观测的病害、检测衬砌状态的项目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章 隧道衬砌状态分类

根据保证衬砌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的要求,将衬砌状态状态分为完好、缺陷和病害三类。所谓衬砌质量缺陷,是指隧道交付运营时业已存在的但尚未影响使用的不足之处(可见的或隐蔽的)。未包括隧道洞门端墙、翼墙及截水沟、天沟、排水沟等附属设施的缺陷。所谓衬砌病害,是指隧道在交付运营时业已存在或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出现的影响运营或尚未影响运营安全的劣化状态,未包括通风不良、照明不良等不直接与衬砌有关的设施病害。隧道衬砌病害不仅与衬砌业已存在的缺陷有关,而且与隧道运营过程中通过的机车车辆轴重及密度有关,也与养护维修是否到位有关。 第四章 隧道衬砌缺陷及病害量化指标

本章规定的衬砌缺陷及病害量化指标是根据隧道建设期间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运营期间养护维修中经常发生并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提出的,其具体内容既与有关标准、规则协调一致,又考虑了隧道工程的技术现状。 第五章 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

规定了隧道结衬砌安全等级的划分、安全等级评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及评定的步骤。

— 14 —

四、 衬砌缺陷的量化指标

隧道衬砌缺陷的量化指标 主要指衬砌厚度不足、衬砌混凝土强度不足、衬砌背后有空洞或回填不密实、基底不密实等4项。

(一)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不足

铁路隧道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与验收标准都明确规定新建隧道衬砌的厚度及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因为隧道衬砌类型确定以后,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就是保证衬砌承载能力的基本要素。众所周知,在运营铁路线上,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确实存在且为数不少。然而,这些隧道有的已使用近百年并未损坏,其地质条件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可能是重要因素。虽然如此,也决不能忽视衬砌是隧道主要地承载结构物,大量事实也说明,确有一部分隧道由于衬砌厚度或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二者皆不足,导致发生了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隧道衬砌厚度或混凝土强度不足,在什么情况下构成轻微病害;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严重病害;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虽没有病害显示,但却存在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的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必须进行处理,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因素诸多而且是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本规定试图通过综合考虑衬砌厚度或混凝土强度缺陷严重程度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确定其对隧道衬砌安全性的影响和危险程度,藉以科学地评定隧道衬砌状态的安全等级。课题组通过对所检测的百余座隧道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与衬砌背后回填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隧道目前病害情况的分析,认为衬砌受力应考虑其一定程度的空间效应,即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在一定长度范围内的不足才是隧道产生病害的重要因素(不一定是决定性的因素)。隧道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不足,对衬砌状态构成危害的程度,应通过综合考虑分析判释确定。从对漳龙线及京九线百余座隧道普查结果可知,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基本上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厚度与设计厚度之比值绝大部分在90%以上,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仅是少数。尽管如此,有的隧道显示病害依然是相当严重的。显而易见,衬砌检测厚度或混凝土强度与其设计值之比,如果越小,则对隧道衬砌承载能力影响的程度就越大。同样,衬砌厚度不足地段测线连续长度越长(衬砌混凝土强度不足地段连续长度越长),对隧道衬砌承载能力影响的程度也就越大。因此,根据对漳龙线及京九线百余座隧道的检测结果及评估经验,对衬砌厚度及强度缺陷严重程度划分为

— 15 —

轻微、较严重、严重、极严重四个等级,以便于对隧道衬砌安全等级的评定。 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缺陷的量化指标在表1中作出规定,以下仅对其确定的思路及检测结果予以说明。

1. 衬砌厚度缺陷量化指标确定的思路

(1) 测线连续长度不宜大于或等于5m,是根据单线铁路隧道建筑限界宽度为4.88m确定的。当衬砌厚度不足地段测线连续长度大于5m时,已相当于一倍洞径,根据隧道拱跨设计等理论分析,衬砌受力状态可能因此影响较大,衬砌受力条件也将会不同程度地恶化。

(2) 衬砌厚度不足超过设计厚度的0.6以后,衬砌承载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草案)》衬砌腐蚀病害项目中规定,当衬砌受腐蚀后有效衬砌厚度不足3/5设计厚度时,其病害为极严重状态。量化指标也是据此考虑确定的。

(3) 当0.75>h1/h≥0.60且测线连续长度Lc≥5m时,参照《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草案)》衬砌压溃剥落病害项目的规定,当衬砌压溃剥落掉块后剩余厚度不足衬砌厚度的0.75时,其病害为极严重状态。但衬砌压溃剥落是由外力引起的,与施工造成的前提条件有所不同,经综合分析,原则上可按严重状态级考虑。 (4)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6.2.2条规定,“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允许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对整体式衬砌,侵入值应小于衬砌厚度的1/3,并小于10cm;对喷锚衬砌不应大于5cm”。 当1>h1/h≥0.90时,衬砌厚度不足情况一般属于该范围。根据工务部门多年的养护维修经验,在这种状态下,隧道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病害。

2 . 漳龙线8座隧道衬砌厚度检测的结果示于表5。

表5 漳龙线8座隧道衬砌厚度检测结果

严重程度 缺陷等级 量化指标 隧道名 桃子凹 1>h1/h≥0.90 1 轻微 Lc不限 0.90>h1/h≥0.75 1 轻微 Lc<5 0.75>h1/h≥0.60 2 较严重 Lc<5 0.60>h1/h 3 严重 Lc<5 2 较严重 Lc≥5 3 严重 Lc≥5 4 极严重 Lc≥5 厚度不足 厚度不足 厚度不足 厚度不足 厚度不足(m/处) (m/处) 5/2 (m/处) (m/处) — 16 —

厚度不足22/8 厚度不足 (m/处) 132/15 (m/处) (m/处) 35/4 25/13

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 铁运函[2004]174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92oq247xu28mwx144wy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