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认识=、>和< 第 1 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及其含义,能用符
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会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主动探索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和“=”来表示。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表示两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设2分钟)
1.出示两个文具盒,说明里面装的都是铅笔。
→引导:要想知道哪个文具盒的铅笔枝数吗,就要数一数每个文具盒里面各有几枝,比一比哪个盒里多一些,哪个盒里少一些,这就要用到比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
2.确定本课内容,认定学习目标。 二、自学例1。(预设20分钟) 1.学生观察图面。 学生相互说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1)你知道图上小动物是来做什么的呢?(2)你们瞧,有哪些队参加了比赛?(3)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 2. 认识“=”自主学习导学单。
(1)哪两队可以参加拔河比赛。并简单说说理由。 (2)用两种学具来表示两种小动物,再一个对着一个地摆一摆。 (3)读一读“4=4” 说说“=”的样子: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再用直尺书写“=” →引导: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参加拔河比赛必须两队人数要相等。小朋友想一想哪两个队可以参加拔河比赛?(引出“同样多”)。 →引导:我们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地摆?这样摆有什么好处?
→总结: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 3.认识“>”“<”。 (1)比较松鼠队和小熊队 指一名上黑板摆一摆。
(2)引导观察并书写“>”“<”。 “>”: 大口朝前大于号, “<”:尖头朝前小于号 , 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3)同桌相互说,全班说。
→引导:从摆的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出: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指导书写“>”和“<”: 先书空,再描红,最后独立写。 →引导:怎样能分清楚“>”和“<”?你有什么方法?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 (一)、基本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和○摆一摆,再填空。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错误并讲评。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引导学生联系每幅图中算珠个数进行解释。 (二)、整合题: 1.想想做做第3题。
先在○里填上“>”“<”或“=”,再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引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举卡片游戏。依次出示: 4>○ 2<○ 5=○ 1<○
→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选出合适的数字卡片并举起来。
(三)创编题:
左边的( )里可以画几个★?右边呢? ( )<(★★★★)<( ) →提问: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填? 四、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1、《补充习题》P9第1~5题
2、提高题:大于1而小于4的数有哪些?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练习一 第 1 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0-5各数的意义,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能用符号表示出小关系。能正确迅速的书写0-5各数。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鼓励学生认真书写数字0~5,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教学重点:5以内数的顺序,含义,=、>、<符号的使用,5以内数书写。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预设2分钟)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认数的相关知识,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大家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一
二、基本题。(预设10分钟) 1.练习一第1题练习单。 (1)你能看图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吗? (2)树上原来有几只鸟? (3)飞走了2只,此时有几只? (4)飞走了5只,还有几只呢?
→引导:左边树上有5只小鸟,中间树上飞走了2只,还有3只,右边树上飞走了5只,没有了就是0只。 2.练习一第2题练习单。
(1)看图说说每个圈里各有几个△。
(2)要使这个圈里的△满5个,你应该接着画几个?自己画一画 (3)说一说: 每个圈里△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
→点拨:看每个圈里有几个△,要画满5个,想想还缺少几个?
→引导:左边圈里原来有2个,只要再画3个,就有5个。中间圈里原来有3个,只要再画2个,就有5个。右边圈里原来有4个,只要再画1个,就有5个。
3.出示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帮数找到自己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找左右数,比如按顺序数……
→引导:这是一根数轴,每个数都在上面安了个家,你能帮它们找找家吗? 二、整合题。(预设15分钟) 1.练习一第4题练习单。
(1)左图画的□要和○同样多,□怎么画,才能很清楚的看出同样多? (2)右图画的□要比○多,□怎么画,才能很清楚的看出□多? (3)画完后看图用等于或大于小于说一说。
→引导:画□。左边画的个数和○同样多,右边画的个数比○多。 →强调:一个对一个画 交流:为什么这样画?
→强调:左边1个□正好对着1个○,□和○都没有多余,所以□和○同样多;右边一题□还有多余,所以□比○多。 2.练习一第5题练习单。 (1)数一数,在□里填数表示 (2)看图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3)说说怎样根据图的个数判断数的大小的。 →引导:说说比的结果,并读一读写出的式子。 3.完成练习一第6题。 从左往右读一读卡片上的数。
→追问:5比哪几个数大?哪几个数比3小?比3大的呢? 4.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填写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点拨:小朋友已经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了,你能自己完成第7题吗? →指出:告诉我们一个数,要填出比它大或小的数,有时不止可以填一个。只要符合比已经告诉我们的数大或者小的数,都可以填。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按题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 交流数数和比较结果。
→点拨:在生活里,经常要知道一些东西谁多谁少。这时我们只要先数一数,再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创编题。(预设3分钟) 1、在0~5中,写出比4小的数。
四、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1、《补充习题》P10第1~4题 2、提高题:□里可以填什么数?5>□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认识6~9各数(1) 第 1 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6~9每个数的实际含义,学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初步建立数感。 3.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具体含义并能正确书写每个数。
教学难点:经历1-5个数的抽象过程,学生规范的写数,初步建立数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