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工程Ⅱ标
盾构进洞突发洞门涌水事故 应急演练现场处置方案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Ⅱ标项目经理部
2011年10月28日
盾构进洞突发洞门涌水事故应急演练现场处置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指挥部《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突发事故及灾害灾难综合应急预案》 2、施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二、事故场景模拟
大卿桥站~西门口站区间左线盾构即将进洞,地下连续墙已经破除,只剩下保护层混凝土,洞门出现少量浑水渗漏,采用快干水泥和棉纱进行封堵不见效,渗漏越来越大,并夹带泥沙,端头井周边管线、道路和建筑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大卿桥站接收端头地质剖面见图1。
11-1杂填土13淤泥质粘土22-2淤泥质粉质粘土31含粘性土粉砂32粉质粘土41-1淤泥质粉质粘土51粘土51T砂质粉土52粉质粘土54粉质粘土图1 大卿桥站接收端头地质情况剖面图 11-3浜填土三、应急处置流程
1、大卿桥站~西门口站区间左线盾构即将进洞,盾构机刀盘距离内衬墙外边缘3米。地下连续墙已经破除,只剩下保护层混凝土。洞门水平探孔位置处出现少量浑水渗漏,作业班组一边向值班领导汇报,一边立即用应急物资仓库的快干水泥和棉纱进行封堵。
地面围护结构主体结构洞门水平探孔深度为3米(从围护结构内边线起向结构外侧),见图1。 水平探孔水平探孔左线线路中心端头加固区 图1 水平探孔位置、深度示意图 2、封堵过程中发现漏水越来越大,并夹带泥沙,快干水泥+棉纱已无法封堵。端头加固体周围的备用降水井启用,但未见明显效果。根据现场漏水情况估算,渗漏流失土体约200立方米。值班领导决定进入抢险程序,同时按程序向项目经理和其他成员汇报。
3、项目经理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监理和指挥部工程处领导汇报;安全总监向安质处安全科汇报,技术负责人向安质处夏工监测监控管理中心汇报,财务部长向财务处汇报。
4、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到场后,察看现场工况:盾构机刀盘距离内衬墙外边缘3米,地下连续墙已经破除,只剩下外侧保护层混凝土。初步判定渗漏水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盾尾的地下水,经过盾构与加固体间的空隙向刀盘方向漏水;另一个是地墙与加固体的夹缝漏水,并带有一定的压力。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上述判断决定成立五个小组相互配合进行堵漏,各个小组成员及抢险工作任务见表1。
表1 抢险小组内部分工及相应资源配置
序号 组别 抢险任务 主要设备 主要材料 主要人员 备注 1、首先查看洞门渗漏体积大小,利用项目部现场自有资源在水平探孔位置处进行封堵,并查看封堵效果;2、若封堵效果不理想,无法有效控制,则向指挥部报告,请求抢险队及相邻标段的支援。 1、在洞门封堵组完成对洞门渗漏水的初步封堵后,在盾构机南北两侧各1米处按照间距2米进行引孔;2、引孔完成后采用注浆花管压注水泥砂浆,对渗漏空洞处进行有效回填和封堵。 同步注浆组 1、在险情发生的同时立即在盾构机同步地面拌浆站进行水泥砂浆的注浆设备、盾构主司机、掘进注浆机 φ50注浆花管、水泥、细砂 注浆司机,拌浆人员。 现场自有抢险设备及应急物资;阿特拉斯钻机 油溶性聚氨酯20吨、注浆管 1 洞门封堵组 钻机司机、注浆司机 2 地面注浆组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