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 助同学们一臂之力,加油哦!
第七章 了解地区
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东南亚,南亚,欧洲西部和美洲东南部。
第一节 东南亚
1.范围位置: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如图①为 海峡,其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2.地形、气候、河流: 地形特征 地势北高南低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自北向南流,上游湍短小湍急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 地形崎岖,山岭很多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⑵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又称 ,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家。
3.东南亚国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缅甸、老挝、越南;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5.东南亚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6.矿产:以锡和石油、天然气最重要。
7.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是 。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要食粮。三大稻米出口国是:缅甸、老挝、越南;
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①地形: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气候: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多。○3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8.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的天然橡胶绝大部分来自东南亚(占世界总产量3/4);
9.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
第二节 南亚
1.位置: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低纬度。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南临印度洋; 2.地形特征:
(1)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⑵南亚的地势特点:南北高,中间低;
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急,下游平缓, 德干高原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根据河流流向判断) 3.河流
⑴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⑵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主要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4.气候
⑴南亚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较为温暖的原因: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冷空气侵入。 ⑵气候类型:上图中,乙是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是 季;11-次年2月是凉季; ⑶上图中:A图盛行 季风(风向),是凉季;B图盛行 季风,是 季。 (4)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有利: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农业的重要水源。
不利:易发生 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容易发生 灾;来得晚,退得早,旱灾。
5.农业
⑴粮食作物:①水稻;分布在降水多的地方。②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经济作物:③黄麻④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光照充足,降水稀少)。 ⑵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耕地面积广阔,充足的劳动力; 不利条件:多旱涝灾害,人口压力过大;
第5 页共12 页 七下地理复习提纲
葵花宝典 助同学们一臂之力,加油哦!
6.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印度有世界称为七大建筑奇迹的☆泰姬陵。
7.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居世界第二;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印度,近年来,该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在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 西亚
1.位置和范围
⑴对左图背诵五海、三洲、两海峡、一运河
五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黑海(最大的湖泊),里海 三洲:亚洲、非洲、欧洲; 两洋:大西洋、印度洋;
两海峡:土耳其海峡, 海峡。 一运河:苏伊士运河。 2.气候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3.农业
(1)类型: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西亚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分布: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主要农业区是两河平原(又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成就很高。
(4)农产品:羊毛地毯 ,安卡拉羊毛,紫羊羔皮。 枣椰树是代表植物,农产品椰枣很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4.矿产
⑴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占世界的比例:储量(一半);产量(1/4);出口量(3/5)。 ⑵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⑶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
⑷石油主要输往地区或国家:西欧、美国、日本;石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⑸石油输出线路:(对下图背诵)
运输方式主要是海洋运输,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B航线,经过好望角。 5.宗教、居民
⑴西亚是阿拉伯人,讲阿拉伯语,属于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
(2)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三教的圣城是 ; ⑶战争不断的原因: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复杂
第四节 欧洲西部
1.位置与范围(对图背诵)
⑴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北寒带;北临B北冰洋,西临A大西洋,南临C地中海; ⑵轮廓:海岸线曲折,多半岛 2.地形
⑴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⑵主要山脉:如图S是阿尔卑斯山脉; 4.居民
⑴国家:大部分属发达国家,人口稠密;
⑵人种:其中白种人,信仰基督教。分布最广、最多,主食牛羊肉;
★思考:结合地形与气候,说明英国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地形多平原且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⑶人口增长:世界上自然增长率最低; 6.经济
经济水平居世界前列。
⑴工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齐全,综合实力雄厚。
⑵农业特点: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小,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⑶欧盟(EU):总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统一使用的货币是欧元;
⑷特色产业:钟表王国是瑞士;欧洲牧场和食品库是丹麦;挪威的海洋渔业;荷兰的花卉种植; ⑸旅游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三大旅游国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第6 页共12 页 七下地理复习提纲
葵花宝典 助同学们一臂之力,加油哦!
(6)旅游景点。说出左图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然后对图背诵下面这段文字。
A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应选择①挪威。B游览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欣赏名画《蒙娜丽莎》应选择②法国。
C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应选择 ⑤奥地利。到地中海游泳,在沙滩上享受阳光后,去观看斗牛比赛,应选择④西班牙。
D游水城威尼斯后,参观罗马古迹,应该选择③意大利。
E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参观世界表都伯尔尼,应该选择⑦瑞士。
F去慕尼黑参观啤酒节,应到⑧德国。H参观奥运会发源地⑨希腊雅典; 第五节 两极地区
1.位置:(对图背诵)
南极地区:②南美洲;⑥大西洋⑤印度洋③太平洋;
北极地区:A大西洋 B格陵兰岛(最大的岛屿)C欧洲;D亚洲;E太平洋;F北美洲;G北冰洋 A是长城站 , (有/无)极昼现象。
世界上所有的点都在南极点的
(1)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转,判断甲在西边。
(2)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乙在南边,甲在北边。 (3)综合判断:甲在乙的西南方向。 2.气候
⑴极地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⑵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获得太阳热量少造成的;
⑶南极比北极更寒冷的原因是:①海陆:南极以陆地为主;②海拔:南极海拔高,气温低;③冰雪:南极被冰雪覆盖,阳光反射率高,获得太阳热量更少;
⑷ 去南极考察季节:11月至次年3月,此时是南极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气候较温暖。 (5)人口:南极无人定居。北极有人定居,为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3.资源:
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淡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⑴矿产:南极地区有大量的煤和铁;在南极发现了大量的煤田也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⑵动物:北极代表性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⑶淡水:两极地区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其中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淡水总量的68%; 4.科考
⑴极地科考意义:南极大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环境,是天然实验室;
⑵科学考察站:北极地区建有黄河站;南极地区有长城站、中山站和和最新建的昆仑站,
(3)面临的问题: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北极熊栖息地缩小;南极臭氧层空洞等。
(4)极地的环境十分脆弱,且破坏后不易恢复,需要全球的共同保护。
正北方向,因此a在南极点的
方向。
地球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半球上空看是逆时针,在南半球是顺时针。(北逆南顺)
N 南北极定向的问题:(看懂左图,理解) 左图,甲在乙的什么方向?
S 第7 页共12 页 七下地理复习提纲
葵花宝典 助同学们一臂之力,加油哦!
第八章 走近国家
第一节 日本
1.位置与范围
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⑵领土组成:1北海道岛、2本州、11四国、12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岛屿组成。 2.地形:
⑴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⑵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活火山)。 3.气候
⑴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⑵气候特征:与同纬度相比,四季分明,降水较丰富,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原因:是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的影响大)。 (3)灾害: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常遭受台风的袭击。
(4)日本的南部比北部樱花盛开早的原因:南北所跨纬度大,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4.河流和资源
⑴多山地与丘陵,使得河流水流湍急; ⑵面积狭小,使得河流短小; ⑶气候具有海洋性,降水多,河流水量丰富; ⑷降水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5)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地热能资源丰富。 5.经济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⑴工业:
不利条件:①矿产资源贫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②高素质的劳动力;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济特点: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对外依赖严重 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
原因:①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②人口和城市集中,国内消费市场广阔;
工业外迁:把需要大量原料,或廉价劳动力,或污染较重的企业签到国外,如中国。对于迁入国(中国)的好处是:①获得雄厚的资金;②学习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农业
不利条件: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
有利条件: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多(种水稻),农业生产水平高。 特点: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海洋渔业发达。
日本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狭小; ②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6.文化、城市
⑴文化特点:东西方融合;民族:单一的大和民族;通用语言:日语;国花:樱花; ⑵主要城市:3东京: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筑波:新型科学城。 (3)人口:地狭人稠。
第二节 埃及
1. 位置、范围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领土。
2. 河流:④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注入①地中海。对埃及的重要作用:尼罗河为埃及人民提供
丰富的水源、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被称为绿色长廊,生命之河)。
*③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与非的分界线,沟通了①地中海和○6红海,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航程。 3. 气候与地形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占90%;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4. 人口城市(1)埃及90%以上为沙漠,农业、人口、城
市90%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影响埃及人口城市和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2) 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3)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属于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白色人种。
5.旅游 主要旅游资源: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神庙等;分布尼罗河沿岸; 旅游业发达,国际旅游业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6.农业:埃及的农业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长绒棉产量居世界首位;
种植长绒棉的有利条件:光照充足,降水少 。
第三节 俄罗斯
第8 页共12 页 七下地理复习提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