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5. 实证表述
实证表述即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如何解决的一种分析方法。其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本质是要证实或证伪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
6. 规范表述
规范表述即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二、 复习题 1.
经济学之所以像一门科学,其原因主要有:
(1) (2)
以科学方法来研究和探讨经济问题。
利用假设和图形、方程式组成的模型来了解和解释世
界。
(3) 2.
以科学家的客观性来探讨经济学的主题。
经济学家之所以要做出假设,其原因主要有:
(1) 假设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2) 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 (3) 经济学家用不同的假设来回答不同的问题。
13 / 25word.
3.
经济学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事物有关的经济变
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简化,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但经济模型不可能也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因为现实世界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错综复杂,如果不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就无法进行严格的分析或分析太复杂以致无法进行,通过模型能忽略掉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来说明什么事真正重要的。
4.
在生产要素市场,家庭向企业出售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所需
的各种投入,如劳动、土地、资本等;在产品市场上,家庭向企业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
5. 6.
简单的循环流量图中没有包含政府部门和国外经济部门。 牛奶和电信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2-3所示,假设在正常情
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全用语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000升。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14 / 25word.
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内移,即2线。但如果该经济体只生产点心而不生产牛奶,奶牛数量的减少就并无影响点心的产量,但只要生产牛奶,奶牛数量减少就会影响牛奶的产量。
7.
如图2-4所示,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
平,如B点,增加X产品的生产必须减少Y产品的生产,反之亦然。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点表示无效率的结果,如A点,在A点可以增加X产品的生产而不减少Y产品的生产,由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的X和Y的总量小于它能够使用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产量。
8.
经济学被氛围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领域。
(1)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即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决定经济社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
15 / 25word.
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2)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总量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其中心与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9.
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如何来判断其有效
性。原则上,实证表述可以通过对证据的检验来肯定或否定;而规范表述除了事实还包括价值判断,一项政策的是好是坏不仅仅看科学事实,还包含对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政治哲学的看法。
例如关于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引起什么后果,二是应不应该这样做。“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会使人们更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实证表述;“税收和社会福利应该削减”是一种规范表述。
10. 原因有两个:
(1)
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
16 / 25wor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