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郴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理 学科教学质量
分 析 评 价 报 告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二、试卷结构分析 考查类型 考查目标 考查内容 题源 能力 分值 能力 分值 能力 分值 能力 分值 能力 分值 能力 分值 题 型 合计 比例 (分值) % 考标指数 三、抽样调查 全卷满分 100 样本总量 抽样方法 备注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平均分 52.4 35362 全样本 难度 标准差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2 合格率 40.7% 优秀率 22.2% 区分度 未答人数 零分人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标准差 区分度 未答人数 零分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6 0.80 1.0 0.50 1.8 0.88 1.0 0.50 1.9 0.93 1.8 0.90 1.3 0.65 1.4 0.70 0.8 0.40 1.1 0.55 1.1 0.55 1.5 0.75 1.8 0.90 0.8 0.40 1.4 0.70 0.7 0.35 1.4 0.70 1.4 0.70 1.0 0.50 0.6 0.3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2 2 6 4 4 6 3 6 9 8 6 6 0.824 0.412 0.680 0.340 3.516 0.586 0.966 0.242 1.766 0.442 1.246 0.208 1.902 0.634 2.688 0.448 4.283 0.476 4.615 0.577 2.464 0.411 1.949 0.325 频率分布 人 数 800 2800 400 2400 2000 1600 120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分数段 四、试卷总体评价(特点和问题) 五、各县市区情况分析 北湖区: 好的方面: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教师能很好地把握2010年的考试标准,对于一些主观性的题,眼界较开阔,答题较准确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代表性,能把物理知识充分的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加以应用,真正做到了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生活。 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于因质量的改变影响动能大小的改变掌握的不是太好,例如:22小题,歼击机在加油过程中匀速飞行时,学生只注意到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其中一个因素即速度的大小不变,而没有更深层次地去考虑在加油的过程中质量增加了,动能增加也就相应地增加了。 2、 对解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类的考题,不能灵活应用公式,不能正确理解有用功和总功的区别,找不出S和h的关系,故求机械效率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6题。 3、 八年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个实验,从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不好,这是各县市的一个普遍情况。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不愿识记,哪怕记下来也是死记硬背,二是教师讲解这一节时,只是做演示实验,因条件有限不能开学生分组实验,导致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直观性大大降低,印象不深,识记不准。三是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掌握不够。 4、 控制变量法是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但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严重制约了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例如:29题的第3小问,大部分学生明白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要改变的量只是接触面积,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不知道要想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而只改变接触面积该怎么办?这也是其他各县市掌握不好的地方。 苏仙区: 好的方面: 1、 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如第21题、23题、25题、31题的得分率较高。 2、 作图规范准确。 3、 答29题时,许多同学能做到科学用语,语言表达规范严谨,同时能灵活地应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去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 1、 第22小题的第2小问错的较多。动能的大小取决于速度和质量,歼击机在加油的过程中,虽然速度没变,但质量增加了,所以动能将增大。 2、 第26题失分较多,表明同学们对有用功与总功还不能很好的区分。 安仁县: 好的方面: 1、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如第23题,它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学生的答题情况都比较好。 2、 会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如第29题的得分情况就很好。 3、 作图比较规范,力的作用点、方向符号标注清晰。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凸透镜成和像规律掌握不是很好。如第28题3小问失分较多。 2、 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如第30题的第1小问,本题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测出郴江水自来水的导电情况,从而判断出郴江水的污染情况,要比较出导电情况的不同只能将二者并联,而部分同学确将电路连成了串联。 3、 分析电路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于加强。如第32题的第2小问,部分同学失分就是没有从电路和图表中分析出当滑片处于P点时,所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分别是多少。 桂阳县: 好的方面: 对计算题的文字说明较详细,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态度较好,基本没有空白卷。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0题关于电学中并联电路的连接掌握不好,表现在:不能正确地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还是串联,不会连图。 2、凸透镜成和像规律掌握不是很好。如第28题3小问失分较多。 3、 第22小题的第2小问错的较多。动能的大小取决于速度和质量,歼击机在加油的过程中,虽然速度没变,但质量增加了,所以动能将增大。 宜章县: 从抽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控制变量法的研究。例如第29题,实际上是课本上的一个现成的探究是,但学生完全掌握的很少,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太少,对其相关的题型老师关注的太少,练的太少。 作图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电学连图。例30题第1问得分率太低。对于解答电学计算题应该加强。 永兴县: 电学的教学对于永兴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1、电学的计算题掌握不好,其中第24题求实际功率得分率极低只有17%.2、第30题第1小问的得分率更低,只有3%。从此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是控制变量法没有掌握好。二是并联电路的连接基本上没有掌握。三是不会根据题是的条件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四是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汝城县: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1、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不会把学到的东西灵活应用的生活实际中。例如第30题,从这题也可以看出对电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是太好,这也是全市大部分八年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学习物理很难逾越的一道坎,也是摆在八年级物理老师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图和识图能力的训练。例如第32题的第2问,学生只要弄清了滑动变阻器从b端移至a端时电流和电压是如何改变的,再从图中找出相关数据,此解并迎刃而解了。 嘉禾县: 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理念的题得分情况较好。如第21、22、23、28、29题,但是与计算题有关的题目得分情况却不理想,如24、26、32题。 临武县: 第27题作图题得分较好,作用点、力的方向画得准确规范。 第29是做得较好,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存在的问题: 有关电学方面的试题和有关计算方面的题得分较差。 桂东县: 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态度端正,卷面干净整洁,没有一份空白卷。 不足之处是:有关电路的分析和电学计算题还要加强。如第31题的第1小问和第32题的第2小问得分不高。 资兴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