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1、评价内容多元。
根据学生实际,我们把习惯分成了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四大类,每期定时进行评价。除了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外,我们每周进行了“文明班集体”评价,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表彰。每学期末,我们还进行全校的评优,评优种类多样,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队员、体育尖子等。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 2、评价方式多样。
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情况的评价,每周一班队课各班进行上周情况回顾,并提出本周要求和整改意见;每月最后一周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入的阶段性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除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处,还请同学们的家长进行评价。 八、成效分析与问题思考。
<一)摸清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找出了学生在礼仪、学习、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大量不良行为习惯。
<二)找到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及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方法。
1、强化学校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中队活动:围绕养成教育,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和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3)思品课教案: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强化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做到知行统一。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4)主渠道渗透:要紧跟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步伐,加强教案研究,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5)校园文化:学校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6)活动育人:学校根据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体验中得以全方面培养、矫正。 <7)学校管理:学校加大方方面面的管理力度,做到管理育人,特别是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 2、协调家庭教育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重视社会教育
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拓宽教育的途径,加强法制、网络文明等相关教育,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礼仪方面:绝大多数同学礼貌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能使用礼貌用语,在家能礼貌待人,孝敬父母,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基本做到公共场合不拥挤、不喧哗。 2、学习方面: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主动做好笔记,遇到困难能主动克服,会使用各种工具查找资料并敢于实践。 3、劳动卫生方面: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基本能成为老师的劳动好帮手,卫生习惯较好,基本做到了勤换衣、勤洗澡,能够自觉做好个人卫生。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4、安全方面:通过实验,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能认识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做到了不安全的事不做,各种行为准则得以有效落实。 总之,三年来,通过《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我校制度更加完善,学习风气更浓、校貌大为改观,良好的班风已初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本规范,校园随时随地干净整洁,教案秩序井然,环境优雅舒适,家长反响良好,多次得到兄弟学校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了我校特色教育的有效实施,取得了较大进步,涌现了一批书法、唱歌、舞蹈、绘画、体育小能手,学校获得了县“读书活动先进集体”的称号。 <四)、参加实验的相关人员在教育教案理论水平和业务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步成为我校教育教案的中坚力量。 学校全体教师自从参加课题研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总结得失,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