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答案】ABC
【解析】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有:超前钻孔法、地质雷达法、TSP、TGP法或TRT法。 22.【答案】AB
【解析】没有全站仪时,可以利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放样,坐标法为利用全站仪放样,GPS-RTK技术放样则是利用GPS测量仪。 23.【答案】BDE
【解析】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宜采用拌和机拌合。在条件限制时也可在现场用人工拌制;当乳化沥青开始破乳,混合料由褐色转变成黑色时,用12~15t轮胎压路机或10~12t钢筒式压路机复压,不是完成所有碾压工作。 24.【答案】BD
【解析】沥青表面处治:作为承重层的保护和磨耗,分为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表面处治路面的使用寿命不及贯入式路面,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设计时一般不考虑其承重强度。 25.【答案】BCDE 【解析】设计荷载:(1)模板、支架和拱架自重;(2)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圬工结构物的重力;(3)施工人员、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者堆放的荷载;(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5)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6)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7)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26.【答案】BCDE 【解析】监测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桥梁结构在正常环境与交通条件下运营的物理与力学状态;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如支座)和附属设施(如振动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结构构件耐久性;桥梁所处环境条件。 27.【答案】ACE
【解析】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场外运输损耗、釆购及保管费。 28.【答案】BDE 【解析】横向裂缝原因:混凝土路面切缝不及时,由于温缩和干缩发生断裂;切缝深度过浅;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产生强度裂缝;水泥干缩性大;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灰比大;材料计量不准确;养护不及时;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29.【答案】ABCD
【解析】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30.【答案】BCDE
【解析】特种设备检验合格后,携带使用证、检验合格标志、检验报告、保养合同、保养单位的保养资质到有关主管部门办理年审换证手续。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还需会审的内容有:
(1)施工的技术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当采取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时,现有技术力量及现场条件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2)有关特殊(新)技术或新材料的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及工艺规定要求。
2.A代表“注浆”,B代表“封锚”。
3.“双控法”是采用张拉力和伸长值控制张拉,用伸长值校核张拉力。 4.锚索锁定后,应采用机械切割余露锚索。
5.分项工程评分值=93-1-2=90,质量等级为“合格”。
案例(二)
1.A工序:钻孔;B工序:灌浆孔封堵。
2.AC表示沥青混凝土,16表示材料公称最大粒径为16mm。
3.应浇洒粘层。其作用是:使沥青结构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成一个整体。 4.某批沥青材料运至工地后,施工单位仅凭供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数据就认定质量合格的做法错误。
正确的做法是:实验室对进场的该批原材料应按施工技术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检验合格,材料方可用于施工。
5.在施工区两端应设的安全标志有:彩旗、安全警示灯、闪光方向标、限速标志、施工提示标志。
安全员应着橘黄色的反光安全服。安全员应分班实行24h施工路段安全巡查。 案例(三)
1.潜在的安全事故类型有: (1)塌方;(2)瓦斯爆炸;(3)瓦斯突出;(4)瓦斯燃烧;(5)涌水、突泥;(6)岩爆。
2.可采用:(1)观察法;(2)一般测量法;(3)声学测量法;(4)微地震学测量法。 3.(1)加固塌体两端洞身;(2)封闭塌腔顶部和侧部;(3)塌腔顶部加固;(4)清渣;(5)灌注衬砌混凝土。
4.错误做法有:
(1)采用的配电箱及插座为非隔爆型(或普通配电箱及普通插座),可能产生火花; (2)洞内停止通风,可能导致瓦斯浓度增加;
(3)未进行瓦斯浓度检测,瓦斯浓度可能达到爆炸界限而未通知人员撤离。 5.特别重大事故。 案例(四)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应取方法-计算的值(或取两种方法中的大值),F=76.03KPa,所以Pmax=F+2.0=78.03KPa。
K1为外加剂(缓凝剂)影响修正系数,K2为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2.T梁预制场应设置在B处(南岸路基上)合适。因为A离隧道出口过近,不能建设预制场地;C为桥下位置,且位于施工水位以下;B在浅挖方路堑地段,是设置T梁预制场的合适位置。
3.D和E的名称分别是存梁区和制梁区(或预制台座)。 4.(1)不正确,应是安装跨; (2)不正确,应是后跨; (3)不正确,应是安装跨; (4)正确。
5.缺少的主要工作有:
(1)将专项方案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查同意签字; (2)组织施工技术、指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在施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 案例(五)
1.节点时间参数:
关键线路:A→B→E→H→K→Q或:①→②→③→⑥→⑧→12→13
计划工期:270天。 2.工程预付款:4000×10%=400万元; 工程预付款起扣点:4000×60%=2400万元; 按月支付至5月份的工程款(含预付款)累计2450万元。从5月份开始扣工程预付款,在5、6两个月扣200万。
3.4月份支付工程款:600×(1-5%)=570万元。 4.6月份因钢材价格变动引起的调价款: 800×[0.6+(0.2×110/100+0.1+0.1)-1] =800×0.02 =16万元。
5.施工单位的最经济的调整方案分析确定如下【文都建考】: ①第三个月末进度评价:
可见,由于E工作的20天延误将导致工期拖延20天。 ②调整工作的选择条件分析:
未按合同工期完成,需调整后续工作计划,在不改变逻辑关系条件下,选择有压缩余地且费率最小的工作进行压缩最为经济。
③调整方案:按费率由小到大进行压缩。 压E工作5天,增加费用5×0.2=1万元; 压H工作10天,增加费用10×0.3=3万元; 压K工作5天,增加费用5×0.4=2万元; 合计压缩20天,增加费用6万元。 6.施工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不合理。
理由:G工作的20天延误并未超出G工作此时的总时差(20天)不影响工期。 施工单位提出的费用索赔合理。
理由:G工作进行中出现合同中未标明的硬质岩石,增大了施工难度,属于“不利物质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