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研究中期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9:13: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⑦及时总结,奖惩结合。

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做到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总评,学期末进行总表彰。注意随时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利用红白菜单等形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然后利用升旗仪式、校会、班会、队会等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表扬、肯定、鼓励,让全体同学了解,对于增强其自信心,激励其进取心,将产生直接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 对取得新成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推动作用。 3.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提供依据。 (2)文献资料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的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途径。(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4)行动研究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5)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经费

1。经费管理

为切实保障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所需费用,袁州区化成小学制定了《省课题研究经费保障制度》。学校筹措资金0。5万元,确保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出学习、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如期支付。课题研究经费专款专用,由 校财务科设立专款户头进行管理。

二、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进程

1.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课堂是对学生德育渗透进而形成良好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我们在成立课题组的时候,对课题组成员就进行了认真的挑选,首先,由分管少先队工作的副校长刘宗华担任课题组组长,几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且长期担任一线班主任的老师任成员,课题组成员的现任职务和任教科目的丰富性,为全体教师的有效参与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实施保证。每学期,教导处组织各科教师制定德育渗透工作计划,并按照既定计划组织教材培训,通过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时刻接受到美的熏陶,让美占据学生的心灵。学校还成立了考核小组,对各科教师的德

育渗透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量化。

2.以少先队活动为突破,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1)我们每年都在学生中开展多次文体活动。通过开展“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第七、八届艺术节展演”,连续六届“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比赛”,每年的“拔河比赛”、“冬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的“阳光运动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陶冶了学生良好品行。

(2)在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按照袁州区文教局要求,我们每年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月、环保主题教育月、诚信主题教育月、安全主题教育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行为规范主题教育月、科普主题教育月、法制主题教育月等8个主题教育,每一个主题教育,我们都通过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开展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比赛、讲故事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让良好的品德占据学生的心灵,让优秀的习惯在活动中逐渐养成。

(3)在学生中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到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到实验基地体验劳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

生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明确了学习的方向,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增加,使学生明 白了许多道理,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4)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板报、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学习品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5)利用主题队会强化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学习 活动的创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3.以环境塑造为熏陶,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学校实施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的墙壁文化建设;学校将校内外墙壁10000余平方墙壁进行了粉刷。校门两侧大墙书写了校训和宣传标语,在教学楼操场围墙上绘制了弟子规传统美德故事壁画和体育运动项目简笔画,确立了“厚德、健体”的校园文化主题。制作了大型宣传喷绘。新安装了内容丰富的宣传、阅报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无声的熏陶中懂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4.以各种制度为约束,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除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之外,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袁州区化成小学学生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5.以日常管理为监管,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先锋作用,成立大队委、学生检查组、红领巾文明礼仪监督岗,定期对大队部、各中队的小干部、值周班的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学生明确应该怎么对学生进行管理。做到日检查,周统计,月累计、学期总结。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学校对学生的操作情 况进行督促、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6.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利用家长会,家庭教育报告会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校和家庭教 育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7.以社会表现为映射,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并把自己看到的讲给同学听,同学们在一个个反面案例中懂得美与丑,对与错。

8.以评优树先为激励,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做的好的同学,树为榜样,并给予口头表扬、发放红、黄菜单、班级加分和物质奖励,开展争当“星级少年”,争创“星级文明班级”。通过这个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整个班级共同进步,争相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上这些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明行为程度,表现在: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如学校的草坪,看不到学生上去踩踏,地上的废纸也不见了;文明礼仪程度提高,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向来校的陌生人问好;学生劳动的意识增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家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学生的服务意识增强,班干部认真负责,热心帮助同学等。

养成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认真学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参加集体活动、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热情待人等良好的品质习惯,提高了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成功者的心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举行的重要研讨活动

1.组织课题组成员及班主任教师到外地学习养成教育经验及菜单式即时性评价操作办法。

2.课题组组长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 3.学习《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帮助孩子迈向成功》、《小学生应该养成的108个好习惯》、《现代教育科学》等专著、理论杂志。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有效研究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9vhy2bk7w9sc9l3ppnv1xep036fc3019b0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