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6:48: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 A.25 ℃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B.25 ℃时,0.1mol·L

-1

的醋酸的pH约为3

C.25 ℃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

D.25 ℃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 3.将①H ②Cl ③Al3 ④K ⑤S2 ⑥OH ⑦NO3 ⑧NH4分别加入H2O中,

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①③⑤⑦⑧ C.①⑥

B.②④⑦ D.②④⑥⑧

4.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

A.X=Y=Z C.X

B.X>Y=Z D.X=Y

-10

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 ②4.6×104 ③4.9×10

,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

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HF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B.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① C.HCN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② D.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是③

6.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 A.pH=7的溶液中:Fe3、Cl、Na、NO3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

+-13

mol/L的溶液中:Na、CO23、Cl、K

C.pH=1的溶液中:NH4、Cl、Cu2、SO24

D.无色溶液中:Al3、HCO3、I、K

7.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下列叙述正确的( ) A.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 1 -

B.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强酸溶液与弱碱溶液反应

D.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8.等物质的量下列各状态的电解质,自由离子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熔融的NaHSO4 ②NaHSO4溶液 ③NaHCO3溶液 ④H2CO3溶液 A.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9.将0.1mol·LA.氯化钠 C.氢氧化钾

-1

B.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从常温加热到90 ℃,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B.硫酸 D.硫酸铵

10.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 ) A.K2SO3溶液中c(K)与c(SO23)之比

B.0.2mol·L

-1

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

-1

的盐酸中c(H)之比

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4)与c(SO24)之比

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1.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氯水中:c(Cl2)=2 [c(ClO-)+c(Cl-)+c(HClO-)] B.氯水中:c(Cl)>c(H)>c(OH)>c(ClO)

C.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混合:c(Na)=c(CH3COO) D.Na2CO3溶液中:c(Na)>c(CO23)>c(OH)>c(HCO3)>c(H)

12.欲使0.1mol·L

-1

的NaHCO3溶液中c(H)、c(CO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 ) 3)、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通入氯化氢气体 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13.有关①100mL 0.1mol/L NaHCO3 ②100mL 0.1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C.①溶液中:c(CO23)>c(H2CO3)

D.②溶液中:c(HCO3)>c(H2CO3)

14.若室温下0.1mol·L1NaX溶液中pH=9,则该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X占全部X

的( )

A.0.01%

B. 0.09%

- 2 -

C.1.0%

D.无法确定

15.用1.0mol·L1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硫酸溶液时,其pH和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是( )

A.1mol·L

-1,

60mL 80mL 40mL

B.0.5mol·LC.0.5mol·LD.1mol·L

-1,-1,

-1,

80mL

16.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AmBn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其

中Ksp=cm(An)·cn(Bm),称为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5 ℃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

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所有的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颜色 Ksp(25 ℃) AgCl 白 1.8×10-10AgI 黄 1.5×10-16Ag2S 黑 1.8×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 ℃时,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Ag的浓度相同

D.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17.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Cl)>c(NH4)>c(H)>c(OH) ②c(Cl)>c(NH4)>c(OH)>c(H) ③c(NH4)>c(Cl)>c(OH)>c(H) ④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 NH4Cl 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①____(填序号)。

--

-+

- 3 -

(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 NH3·H2O、NH4Cl 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___ NH4Cl、HCl _________。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 小于______c(NH3·H2O)(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c(H)___ 大于_____c(OH)。

18.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若t1=25 ℃,则Kw1=__1×10

-14

______;若t2=100 ℃时,Kw2=10

-12

则此时0.05mol·L

-1

的Ba(OH)2溶液的pH=_____11___。

-1

(2)已知25 ℃时,0.1 L 0.1mol·L的NaA溶液的pH=10,

H+OH_、A+H2O+

则NaA溶液中所存在的平衡有: H2OHA+OH_

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c(Na)>c(A)>c(OH)>c(H)_。 (3)25 ℃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1: 9 19.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

-1

标准盐酸,调节滴定

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 由__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_;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__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_,由此的测定结果__偏高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造成

- 4 -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2~3次___; (5)如上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22.60__mL; 20.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

4CO(g)+BaS(s)

ΔH1=+571.2 kJ·mol1 ① BaSO4(s)+2C(s)

2CO2(g)+BaS(s)

ΔH2=+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S2+H2O

HS+OH

2CO(g)的ΔH=__+172.5__kJ·mol1。

--

(2)反应C(s)+CO2(g)

(3)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 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21.已知:(1)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两分子加成:RCH2CHO+RCH2CHO→RCH2CH—CHCHO

产物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

(2)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化合物。请从下列反应图式中各有机物的关系(所有无机物均已略去),推测有机物A、B、C、E、F的结构简式。

CHOCH3CHONaOH,失水DNaOH乙醇溶液A E:C9H6O22molH2催化剂 , , B C E Br2CCl4溶液B2molH2催化剂A[Ag(NH3)2]+溶液C1molH2,催化剂

F F

F

- 5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检测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9ymq021iq1wxgu8k8be9y6ym8c7oz00mr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