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4月统一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10
分)
鹧鸪天 秦观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
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尊:通“樽”。②安排:听任。③甫能:宋时方言,刚刚,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上片前两句写黄莺悲啼,人鸟同悲,景情交融。一个“泪”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
基调。
B.词中的“鱼鸟”指鲤鱼和鸿雁,传说鸿雁、鲤鱼可以传递书信。思妇怨恨丈夫整个
春天都没有来过书信。
C.“劳梦魂”三字,指丈夫征戌在千里外,音讯全无,思妇放心不下,只能烦劳魂魄
在梦中与丈夫相聚。
D.下片前两句通过写主人公被黄莺鸟唤醒后,默默无语、借酒浇愁,侧面突出她对丈
夫的思念之情。
E.“安排肠断到黄昏”一句无奈中见洒脱,与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所描述的心态不同。
【答案】A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A项词人一开头就抓住鸟莺啭的动人旋律,
巧妙地溶入词调,通篇宛转流畅,环环相扣,起伏跌宕,一片官商。E项“心态不同”错误。
(2)词的最后两句含蓄蕴藉,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5分)
【答案】①间接描写。通过灯油熬干侧面写出了思妇长夜难眠,从而突出了思念之深。 ②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借雨打梨花,深闭闺门写出了思妇的孤独、寂
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②
③
①
13
③以雨中香蕉自喻,写出内心的凄凉、冷落、孤苦。(②③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点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
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如本题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借雨打梨花,深闭闺门写出了思妇的孤独、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2、(17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10分)
红白牡丹 吴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
亡,一生仕途不顺。②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暮,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探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突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
丹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
B.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
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
C.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月,在风的吹动下,
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还像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牡丹随风花落香逝,却
甘愿奉献自己,为莎草做陪衬,让诗人遗憾之余略感宽慰。
E.本诗将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借牡丹寄托诗人的情感;写牡丹特点时用想象的
美景来表现内心的喜悦,写牡丹凋残时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答案】A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及手法赏析。A项“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错误。D
项“略感宽慰”不当。
(2)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5分)
14
【答案】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贼表明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自己愿意变为蝴蝶,而借鲁阳
探戈的典故,表明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花。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
点睛: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
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
13、(17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10
分)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注释】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
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
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的喜悦
之情。
【答案】DE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诗歌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
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项,“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错误,“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主人公满怀希望当天能盼到心
15
上人儿归来的,但见到的还是只有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可见所盼望的人并没有出现。E项,“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的喜悦之情”有误;此词应是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
(2)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选其一即可)以“是
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 谢逸的《蝶恋花》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选其一即可)“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
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每首词手法答一种即可1分,情感2分。酌情处理,分析合理意思对即可给分)
点睛:对于诗歌技巧题,考生应先从题干中审出答题的提示,比如,如针对某一句或某一联,
可以首先考虑修辞手法,如针对全篇,则一般不从修辞角度入手;本题中“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是比较题,比较的点是结尾的写法,诗歌的结尾方式一般如下:直抒胸臆(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化用诗句(运用典故)等。明确了这些,再来答题就容易多了。
14、(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10
分)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路旁时卖故侯瓜②,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