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保护正在失效。传统出租车的市场遭遇互联网企业瓜分,司机与出租车行业利益受到损害。
出租车市场数量不足是打车软件企业崛起并迅速发展的主因。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投资发展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每天平均约有5000万人叫车,其中仅有3000万人能成功坐上出租车。以北京市为例,过去10年间北京市人口增加了1000万人,2014年北京市总人口(含流动人口)超过了3000万,而过去十年间北京市出租车数量一致保持在6万台,出租车企业则为200余家。用户数和车辆数为500:1,这意味着在北京500人将共用一辆出租车。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篇:杭州出租车钓鱼举报Uber专车市场摩擦升级
13日晚间,杭州市出租车司机与Uber司机在杭州市区教工路文一路口的纠纷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据媒体报道,事件起源于出租车司机“钓鱼”Uber司机至该路口,并叫来运管对Uber司机处罚。这件事情发生后,闻讯而来的Uber司机赶与出租车司机对峙,一度造成了交通拥堵,后经过民警介入,冲突得以避免。目前,这次事件警方仍在调查中。
Uber公司对此的回应是,希望Uber司机冷静对待有关部门的监察,Uber会对车主进行协助以维护车主正常经济利益,而为了避免车主参与聚集的事件再次发生,Uber也规定将会对有类似行为的车主进行扣除奖金以及终止合作的惩罚。
29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广州市也同样发生了一起专车聚众维权的事情,这次专车的主角是滴滴,据悉,广州市交委存在“钓鱼执法”查处滴滴专车,这引起了过往路人以及大批滴滴专车司机不满,在此压力之下,广州市有关部门不得不对专车放行。广州与杭州相继发生的对专车的“陷害”事件,反映出了当前传统出租车行业对专车的抵制,以及专车市场反馈良好的现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投资发展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天平均约有5000万人打车,其中仅有3000万人能成功坐上出租车,城市出租车数量供不应求,市民出行困难。在此背景下,得益于互联网技术迅速兴起的专车服务作为出租车的有效补充,自然成为了市民出行的新选择。而且与出租车相比,专车服务水平更高,乘坐体验更佳,因而受到市民广泛青睐。
长久以来,传统出租车运行定价与区域受政府管制,出租车司机也需要花高价购买经营许可权,发展极为不自由。在专车的施压下,出租车司机更是盈利艰难,因此近期才会纷纷上演出租车司机抵制专车的事件,而为了补偿出租车行业,政府严禁其他人进入出租车领域,因此,在对待专车问题上,传统出租车与政府的态度一致,这更加剧了专车市场摩擦的激烈程度。
30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篇:上海接纳滴滴快的专车现曙光出租车迎转型
与其他城市纷纷抵制打车软件以及其专车业务不同,上海对专车的态度正在改变。近日,滴滴快的向外界透露,公司与上海市交通委及四大出租车企业代表联合建设的上海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营,这是滴滴快的第一次正式与官方合作。据悉,上述出租车信息平台将首先开放打车软件进入上海市场,随后专车领域的合作将会跟进。该平台上线后,车俩与驾驶员身份将会被轻易识别,有效剔除了“黑车”服务;另外,该平台也有利于乘客正确识别运行车辆的运营状态,如是否有预约等。
尽管目前上海只打算开放部分出租车市场,不过与其他地方专车等受抵制相比,上海出台的新政无疑将利好打车软件公司,以及其专车服务。与此同时,上海对于出租车价格的调整也有望在6月底前启动,这将促进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转型。
长久以来,出租车司机被迫以高价购买出租车运营许可,而且在价格与运行区域等方面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这使得出租车司机盈利困难,也不利于出租车发展。作为补偿,政府则不允许其他人进驻出租车市场。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专车通过打车软件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以及司机签订“四方合同”,成功切入了出租车市场,并以更高的服务更自由的市场竞争力而不断受到关注,并危及了传统出租车行业,这自然引起了出租车司机不满,因此各地纷纷上演出租车司机罢工抵制专车的事件。
31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投资发展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每天平均有5000万人打车,其中仅有3000万人能成功坐上出租车。政府严格管制出租车数量,导致出租车市场供不应求,这就造成了互联网专车兴起,作为出租车的有效补充,互联网专车通过打车软件与乘客互动,能及时高效地投入车辆进入市场,比传统出租车的电召平台更智能、高效。在互联网专车的倒逼下,传统出租车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七篇:日本无人出租车计划揭秘专车出租车司机恐慌否?
国内出租车抵制专车,出租车司机围堵打车软件公司等事件正闹得沸沸扬扬,不料在邻国日本,有家企业已经悄然开始了“无人出租车”上路项目,这个项目的技术与无人驾驶有关,随着车联网,智能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无人驾驶在未来也将成为可能。据悉,上述日本企业计划在2020年实现“无人出租车”上路行驶,并将努力促使日本政府放宽相关条件限制。
“无人出租车”上路,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市民出行困难有极大帮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私家车、公共汽车与出租车数量暴涨,这导致城市拥堵,也不利于市民的日常出行。因此,发展“无人出租车”通过科学的方式管理与调度出租车将成为未来趋势。不过目前它还面临建设成本、技术成熟、大众观念以及就业处置等问题,因此在经济更为发达之前,“无人出租车”难以在国内得到应用。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