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整卷解读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8:06: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整卷解读报告

徐晓红(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

试卷展示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

不给分)

1.?4的绝对值是( ).

11 D.? 442.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

A D. C. A. B.

3.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

C 则AP长不可能是( ). ... A.4 B.?4 C.

A.2.5 B.3 C.4 D.5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a?a

22P (第3题)

B

B.(ab)3?ab3 C.(a2)3?a6 D.a10?a2?a5 D O A C B 5.如图,⊙O的直径CD⊥AB,∠AOC=50°,则∠CDB大小为 ( ). A.25° B.30° C.40° D.5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必然事件 B.某次抽奖活动中奖的概率为

1,说明每买100张奖券,一定有一次中奖; (第5题) 100 C.数据1,1,2,2,3的众数是3

D.想了解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水平,宜采用抽样调查

7.梯形ABCD中,AD∥BC,AB=CD=AD=2,∠B=60°,则下底BC的长是( ). A.3 B.4 C. 23 D.2+23 8.反比例函数y?6图象上有三个点(x1,y1),(x2,y2),(x3,y3),其中x1?x2?0?x3, x

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2?y1?y3 C.y3?y1?y2 D.y3?y2?y1

9.如图,矩形ABCD中,AB>AD,AB=a,AN平分∠DAB,DM⊥AN于点M,CN⊥AN于点N.则DM+CN的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 A.a B.

234a D. a a C.225210.如图,点A,B的坐标分别为(1, 4)和(4, 4),抛物线y?a(x?m)?n的顶点在线段AB上运动,与x轴交于C、D两点(C在D的左侧),点C的横坐标最小值为?3,则点D的横坐标最大值为( ).

A.-3 B.1 C.5 D.8

Ny

DC

Ma

BA (第9题)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函数y??A(1,4)B(4,4)Dx CO (第10题) 1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x 11 212.因式分解:x?16 = .

13.某种商品原价是120元,经两次降价后的价格

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可列方程为 .

14.如图是甲、乙两射击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

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甲、乙这10次射

差S2甲,

10 9 8 7 6 环 是100元,分率为x,

甲 乙 6 7 2 3 4 5 9 10 次 1 8 (第 14 题) 成绩(环数)击成绩的方

S2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15.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以BC为直径的半圆O交

对角线BD于E.则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是 ,阴影部分面积为(结果保留π) .

16.如图,菱形ABCD中,AB=2 ,∠C=60°,菱形ABCD在直线l上向右作无滑动的翻滚,每绕着一个顶点旋转60°

叫一次操作,则经过36次这样的操作菱形中心O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结果保留π) . D A B C E O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20题每题8分,第21题10分,第22,23题每题12分,第24题14分,共80分) 17.(1)计算:4?(?2010)0?(?1); (2)解方程:?6?2x?018.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x?x?1?32? . xx?119.施工队准备在一段斜坡上铺上台阶方便通行.现测得斜坡上铅垂的两棵树间水平距离参考数据 AB=4米,斜面距离BC=4.25米,斜坡总长DE=85米. cos20° ?0.94,(1)求坡角∠D的度数(结果精确到1°); sin20° ?0.34,(2)若这段斜坡用厚度为17cm的长方体台阶来铺,需要铺几级台阶? sin18° ?0.31, cos18°?0.95 17cm E B A C D F

(第19题)

y/千米 C E 600 20.A,B两城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出发

F 驶向B城,甲车到达B城后立即返回.如图是它们离A 城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1)求甲车行驶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 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D (2)当它们行驶7了小时时,两车相遇,求乙车速度.

O x/小时 14 6

(第20题)

21.果农老张进行杨梅科学管理试验.把一片杨梅林分成甲、乙两部分,甲地块用新技术管理,乙地块用老方法管理,

管理成本相同.在甲、乙两地块上各随机选取20棵杨梅树,根据每棵树产量把杨梅树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甲、乙的等级划分标准相同,每组数据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画出统计图如下:

乙地块杨梅等级分布扇形统计图 频数 甲地块杨梅等级频数分布直方图 49.5~59.859.5~69.769.5~79.679.5~89.589.5~99.5 7 E 6 10% 5 15? 4 a %

3 A B C2 C D 45%

1 E 0 50 60 90 100 产量/kg 70 80 (第21题)

(1)补齐直方图,求a的值及相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2)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比较甲乙两地块的产量水平,并说明试验结果; (3)若在甲地块随机抽查1棵杨梅树,求该杨梅树产量等级是B的概率.

22.类比学习:一动点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相当于向右平移1个单位.用实数加法表示

为 3+(?2)=1.

A 若坐标平面上的点作如下平移:沿x轴方向平移的数量为a(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平移a个单位),沿y轴方

向平移的数量为b(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平移b个单位),则把有序数对{a,b}叫做这一平移的“平移量”;“平移量”{a,b}与“平移量”{c,d}的加法运算法则为{a,b}?{c,d}?{a?c,b?d}.

解决问题:(1)计算:{3,1}+{1,2};{1,2}+{3,1}.

(2)①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先按照“平移量”{3,1}平移到A,再按照“平移量” {1,2}平移到B;若先把动点P按照“平移量”{1,2}平移到C,再按照“平移量” {3,1}平移,最后的位置还是点B吗? 在图(1)中画出四边形OABC.

②证明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2),一艘船从码头O出发,先航行到湖心岛码头P(2,3),再从码头P航行到码头Q(5,5),最后回到出发点O. 请用“平移量”加法算式表示它的航行过程. y Q(5, 5) y P(2, 3)

201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数学试卷整卷解读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3ya3vocq7b8vc53zh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