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选修Ⅰ-3)
一、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
(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不足。 (2)耕地资源整体质量欠佳。
(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置欠佳。 (4)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 2.我国的粮食安全 (1)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少。 (2)粮食增产难度较大。 (3)粮食种植收益较低。 (4)粮食总体质量偏低。 二、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问题突出。 (2)水污染问题严重。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2.我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措施 (1)兴修水利,优化水资源配置。 (2)节约用水,构建节约型社会。 (3)防治水污染。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种类多,储量丰富。 (2)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3)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1
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措施 (1)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2)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3)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4)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5)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1.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四部分。
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海域上空
海域上空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海面及水体
①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
②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 ③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 (3)海底空间
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 ②海底光缆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4)海岸带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微点1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生活三废污染;自然环境恶化等。 微点2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1)确保耕地数量。 (2)提高耕地质量。 (3)防止耕地污染。 (4)提高耕种积极性。 (5)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微点3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
2
(1)供求问题不平衡,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 (2)沿海发达地区用水缺口明显扩大。 (3)工农业和服务业用水量不断增加。 微点4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具有四多四少的特点,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沿海多内陆少、夏秋多冬春少”。这与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相对应。
微点5 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浪费严重(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等)、环境破坏严重。
微点6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因为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国家安全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B.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地 C.覆膜种植农作物 【图解思路】
B.植树造林 D.修建梯田
【尝试解答】 1.A 2.C 读图,完成3~4题。
3
3.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有( )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C.①③⑤
4.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有( )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C.①③④ 【图解思路】
B.②④⑤ D.②③⑥ B.③④⑤⑥ D.②④⑥
【尝试解答】 3.B 4.D
1.淡水资源的短缺原因及解决措施 (1)短缺原因
自然 原因 人为 水资源总量较少,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低, 4
原因 (2)解决措施 开源 节流 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 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蓄水;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污水,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耕地不足,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现 状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解 决 措 施 提高耕 地质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 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表现、原因与防治措施 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表现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 原因 防生物 措施 工程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修梯田、淤地坝等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