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16:14: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铜仁中考)为了安全,在加油站、纺织厂和矿井内等场地,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C )

2.(广州中考)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A )

A.SO2、NO2 B.CO、CO2 C.烟尘 D.未充分燃烧的汽油

3.(杭州中考)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作助燃剂,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甲烷是化合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B.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C.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D.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 5.下列对环境友好的是( B )

A.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B.大力增加绿地面积 C.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D.大量使用燃油车代步

6.(邵阳中考)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政府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扑救工作。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D )

A.隔绝空气或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7.(盐城中考)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8.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C )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台州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1

A.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 B.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 C.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

D.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 10.在下列五种物质中,可能造成雾霾的是( B )

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 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1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

12.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13.(宜昌中考)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绝可燃物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4.(日照中考)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如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5.(德州中考)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7分)

16.(3分)(湘西中考)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2019年4月15日,法

2

国巴黎圣母院烧毁。火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针对以下灭火方式,写出相应的灭火原理。

(1)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__清除可燃物__;

(2)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 (3)野炊时用沙土将火堆掩埋,其灭火原理是__隔绝氧气__。

17.(6分)我国首次在南海试采可燃冰(主要成分含有甲烷水合物)获得成功,对促进能源安全保障、优化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化学式是__CH4__。

(2)可燃冰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热__能。

(3)甲烷不充分燃烧会生成__CO__、CO2 和水,要使其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__增大氧气的浓度__。

(4)可燃冰__属于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能源,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_太阳能__(填一种即可)。

18.(9分)(威海中考)利用燃料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__热__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

__2C3H6+9O2===== 6CO2+6H2O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__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__。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高温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CuO+C===== 2Cu+CO2↑__,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CDE__。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

可作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__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__。 19.(6分)利用所学习的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年1月份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

3

毒身亡。

材料二 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 ℃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

①请说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__可燃性__。

②点燃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__B__(填字母)。 A.提供氧气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可燃物

③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氢氧化镁受热分解成氧化镁,△

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__。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OH)2===== MgO+H2O__。

(2)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称为闪爆。下列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__AD__(填字母)。

A.CH4 B.CO2 C.N2 D.面粉

20.(6分)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

(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__正__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

__4H2+CO2===== CH4+2H2O__。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具有__热值高、产物无污染__的优点。

(3)“长征五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

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沸点__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1.(7分)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③中,SO2进一步氧化得到X,X为硫的另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X的化学式为__SO3__。

4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5xj04qnr79c964hjsm5kaxd91bpl00kt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