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毕业设计--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0:31: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3.1燃烧计算表、过量空气系数等汇总 ......................... 16 3.3.2锅炉灰分平衡的推荐值 ................................... 17 3.4磨煤机选型及制粉系统参数计算 ................................. 19

3.4.1磨煤机选型 ............................................ 19 3.4.2锅炉制粉系统 .......................................... 25 3.4.3 制粉系统热平衡计算 ................................... 25 3.4.4干燥剂组成 ............................................ 35 3.4.5含湿量(绝对湿度)的计算 ............................... 37 3.4.6制粉系统干燥出力核算 ................................. 38 3.5制粉系统的空气动力计算 ....................................... 38

3.5.1通风机的选型 .......................................... 38 3.5.2各风机风量计算 ........................................ 43 3.6制粉系统附属部件和设备的选择 ................................. 46 3.6.1原煤仓 ................................................ 46 3.6.2给煤机 ................................................ 47 3.6.3燃烧器 ................................................ 47

第四章 机组启动方式设计 ........................................ 49

4.1机组启动方式的选择 ........................................... 49

4.1.1机组启动方式介绍 ...................................... 49 4.1.2各种启动方式的特点 ................................... 49 4.2机组运行方式 ................................................. 50

4.2.1启动过程 .............................................. 50 4.2.2机组调节方式 .......................................... 51

第五章 主、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设计 .............................. 52

5.1旁路系统选型 ................................................. 52 5.2旁路系统的作用 ............................................... 52 5.3旁路容量的选择 ............................................... 53 5.4中压缸启动方式下旁路系统的选择 ............................... 53

5.4.1机组旁路系统型式 ...................................... 53 5.4.2机组旁路系统容量 ...................................... 53 5.4.3机组旁路数量 .......................................... 53 5.5主蒸汽系统 ................................................... 53 5.5.1蒸汽系统介绍 .......................................... 53 5.5.2主蒸汽管道设计 ........................................ 54 5.6再热蒸汽系统 ................................................. 54 5.6.1再热蒸汽管道设计 ...................................... 55

第六章 给水系统设计 ............................................ 56

6.1给水泵的选择 ................................................. 56

第II页

6.1.16.1.26.1.36.1.46.1.5给水泵配置 ............................................ 56 给水泵布置 ............................................ 56 汽动给水前置泵 ........................................ 56 给水泵的设计计算 ...................................... 56 给水泵选型 ............................................ 57

6.2给水系统概述 ................................................. 57

第七章 凝结水系统设计 .......................................... 59

7.1凝结水系统概述 ............................................... 59 7.2凝汽器的选型 ................................................. 59

7.2.1凝汽器型号 ............................................ 59 7.2.2凝汽器材质 ............................................ 59 7.3凝结水泵设计 ................................................. 60 7.3.1凝结水泵计算 .......................................... 60 7.3.2凝结水泵概述 .......................................... 60

第八章 抽汽系统设计 ............................................ 62

8.1系统概述 ..................................................... 62 8.2回热抽汽热经济性分析 ......................................... 62 第九章 结论 ................................................... 63 致 谢 .......................................................... 64 参考文献 ........................................................ 65

第III页

前 言

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先进、成熟和达到商业化规模应用的洁净发电技术,在不少国家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与同容量的亚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热效率比较,在理论上采用超临界参数可提高效率2%~2.5%。同时,先进的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具有良好的运行灵活性和负荷适应性;超临界机组大大降低了CO2、粉尘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排放,具有环保、洁净的特点。超临界化可以说是火电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是被多国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在全国大力发展大容量机组的趋势下,本次毕业论文是以芜湖某电厂为背景进行的机组扩建工程,主要涉及到了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汽水系统、燃烧系统、汽机热力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的设计。第二章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第三章为锅炉整体设计,第四到八章为汽机辅助系统的计算。

本次毕业设计让我对火电厂整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新理解,巩固了专业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不少棘手问题,但在老师的指点下都得到了一一化解。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不妥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第1页

第一章 绪 论

1.1中国电力工业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走过了一条辉煌的改革发展之路,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30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发展之快,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奇迹,自2004年突破4亿千瓦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保持每年新增1亿千瓦的迅猛势头,2008年底已达到7.9253亿千瓦。2007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大致相当于世界前10位电力大国中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和英国5个国家发电装机容量的总和。

在电力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电能质量也明显提高。一方面是电力结构不断优化,电力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另一方面是电力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的进展。

1.2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力工业在规模上、技术上均跨入世界电力的先进行列,但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同样面临资源和环境两个瓶颈。目前,中国人均装机仅0.54KW,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电力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仍需克服很多困难,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电源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发电量的80%以上来自煤电,大量消耗煤炭造成较大的环境和运输压力;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与电源的结构性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任务还未完成,电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电网调度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1.3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实行大电站、大机组、高参数、环保节水的技术路线,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压力机组及循环流化床技术,整体煤气化发电技术,增大热电联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电源中的比例等,以提高火力发电厂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

第2页

毕业设计--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96d4yudp8xswm2y1g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