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烘干:升温达到75℃保温4h,然后继续升温2h,当温度达到110℃后保温12h,绝缘电阻稳定在2MΩ以上,在烘箱内,自然冷却。
5.10 重新绕制电机:绕组须两次浸渍,按5.8项要求;两次烘烤,按5.9项要求。 6 船用电机装配技术要求
6.1 检查各零部件质量,若有不清洁、损伤或锈蚀,以及转子轴伸头与轴承有毛刺现象,应妥善处理后方可装配。
6.1.1 检查各零部件涂漆是否均匀,漆膜应无皱纹或粘手等现象。 6.1.2 各紧固螺钉均应有防松的锁紧装置。 6.2 磁极的装配
6.2.1 将并励、串励、换向极绕组分别连同绝缘衬垫套在铁芯上,注意绕组绝缘和漆膜不要碰伤,如间隙很小,注意不要使铁芯的毛刺擦破绕组,否则会产生碰壳、断路或短路等现象。 6.3 轴承的装配
6.3.1 热套滚动轴承,轻拔清洗过的轴承转动应灵活,然后均匀加热至80~90℃保持5~20min。冷压轴承,清洗后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
6.3.2 轴承装配前,必须检查轴承颈,并用揩布揩净轴颈、轴承座、轴承内孔和外圈。
6.3.3 热套滚动轴承要迅速套上、冷压滚动轴承应慢慢敲入,敲时不能单边受力,须用套筒使轴承均匀受力。轴承安装后应确认轴承转动灵活,防治出现轴承内圈被涨开,转动受限,导致单机试运时出现卡涩的情形。
6.3.3.1轴承安装后如出现卡涩的情形,可以两边敲击一下轴,改变一下位置,看是否消除了卡涩。
6.3.4 在电机轴承内外圈里充填钙钠基润滑脂(工作温度为80~100℃)装满50%空腔容积,轴承两侧盖内的润滑脂为盖内容积的50%即可。 6.4 转子装配
6.4.1 转子的装配,容量较大的电机必须在定子内垫以厚纸或橡皮。
6.4.2 用塞尺检查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转子直径两端所测得之间隙值差的1/2为偏心度,最大偏心度不得超过间隙平均值的15%。 6.5 电刷及刷握的安装
6.5.1 刷握与整流器之间的距离,调整至3~5mm之间。
6.5.2 电刷在换向器圆周上排列的间距要相等,同一组电刷应沿整流器轴向排列。为使整流器磨损均匀,
电刷沿轴向应有一定的位移。
6.5.3 电刷研磨完毕后,清除换向器及刷握上之炭粉。用干燥压缩空气吹净电机,并不得使炭屑吹入电机。然后在轻负载下(25~30%额定负载)运转磨合。 6.6 制动器装妥后必须灵活可靠,闸瓦应紧贴制动轮的工作表面,当松闸时,闸瓦应同时离开制动轮的工作表面,不得有局部摩擦。
6.7 安装于露天部位的电机,其端盖密封线应涂以4号密封胶装配,所有接头应有防潮、防水措施,而对于旋转轴应有适当的密封圈。
6.8 修复后的电机安装必须牢固,机体与底座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接地)。 7 船用电机试验技术要求 7.1 一般检查
电机试验前必须对电机进行一般检查:紧固件是否拧紧;转子转动是否灵活;轴伸端有无径向偏摆;整流器是否光洁;整流片是否平整;电刷能否自由活动等。 7.2 绝缘电阻的检查
修复后的电机安装上船,其热态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7.3 绝缘介电强度试验(耐压试验)
更换绕组修复后的电机应进行绕组对机壳和绕组相互间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绕组应能承受频率为150Hz、电压为1.5kV,历时1min试验电压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7.3.1 同一台电机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如有必要应允许再进行一次额外的试验,其试验电压不超过上述电压的80%。
7.3.2 部分绕组重绕并在原绕组进行试验时,其试验电压为750V。 7.4 静平衡试验
更换绕组的转子应做静平衡试验。 7.5 空载试验
凡经修复的电机应进行空载试验,但串励电机或以串励为主的电机只宜作短时空载试验,或降低供电电压进行。
空载试验运转1h,测量并记录起动电流、运转电流、转速等数据,将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
a. 比较铭牌的额定数据,确定所测得的数据是否正常。
b. 若为交流电机,则应测量三相电流,三相电流的数值应近似相等,其差值应不大于三相电流平均值的±5%。
c. 通过空载运转,检查机械装配有无不正常现象。 7.6 负载试验
修复后的电机应进行负载试验,试验负荷:非大修发电机为80%额定值,大修发电机为100%额定值;电动机为装船后的实际负荷,连续工作制的电动机试验时间不小于2h。在上述情况下检查电机、电流、转速或输出电压值的大小,检查电机火花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温升是否符合要求(见附录C)。直流发电机的负载试验,开车后每隔1h记录电流、电压转速和出风口温度等。交流发电机每隔1h记录电压、频率、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出风口温度等。 7.7 超速试验
直流电机转子绕组更换、整流子拆装、钢丝箍重打或风叶换新者,均须进行超速试验,超速试验:在空载时提高转速至120%额定转速历时2min。 7.8 火花等级
直流电机从空载(不允许空载的电机从1/4负载)到额定负载的所有情况下其火花等级应不超过
11/4级,在短时过电流或短时过转矩时,其火花等级应不超过11/2级,交流换向器电机及短时定额和
断续定额的直流电机从空载到额定负载所有情况下,其火花等级应不超过11/2级;在短时过电流或短
时过转矩时,其火花等级由原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火花等级区分的方法见表4。
表 4 火花等级区分表
火花等级 电刷下的火花程度 无火花 换向器及电刷的状态 1 1 1/4 换向器上没有黑痕,电刷上没有灼痕 电刷下面有微弱的点状火花 换向器上有黑痕出现,用汽油擦其表面即能除 去,同时电刷上有轻微灼痕 换向器有黑痕出现,用汽油不能擦除,同时电刷 上有灼痕 换向器上的黑痕相当严重,用汽油不能擦除,同 时电刷上有灼痕,如在这一火花等级下继续运行,则 换向器出灼痕,同时电刷将被烧焦或损坏 1 1/2 电刷下面有微弱的火花 2 大部分电刷下面有较大火花 3 全部电刷下面有强大的火花, 同时有大火花飞出 附 录 A 直流电机修理记录单
(补充件)
××船长 直流电机修理记录单 户(船)名________________大类号项次________________表号________________ 定 单 名________________电机名称________________ 型号 转速 容量 电压 电流 持续率 整流极 刷架档 修理 绝缘检查(MΩ) 修理前 绝缘及绕组阻值 主极(励磁)细后 测量 线圈电阻 电枢线圈-铁芯 主极线圈-机座 整流极线圈-机座 主极线圈-串励线圈 电刷架-机座 电枢 整流器 主极线圈 拆检时损坏情 况(说明损坏 程度、尺寸、 规格、数量) 整流极线圈 串励线圈 自线头 电刷架 电刷 前 轴 承 后 轴 承 联 轴 器 前 端 盖 后 端 盖 前 轴 后 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