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B+C E B+D
**8.合平面角越大代表
A 合平面越陡,为安氏II类面型倾向 B 合平面越平,为安氏II类面型倾向 C 合平面越陡,为安氏III类面型倾向 D 合平面越平,为安氏III类面型倾向 E 合平面越陡,与面型无关联 *9.SNA过大代表 A 下颌前突 B 下颌后缩 C 上颌前突 D 上颌后缩
E 上颌前突伴下颌后缩 *10.ANB过大代表 A 上颌前突 B 下颌前突 C 上颌后缩 D 下颌后缩
E 上下基骨间差距较大 *11.TweeD分析法中FMA是指 A 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B 下颌平面与前颅底的交角 C 下颌平面与下切牙的交角 D 下切牙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E 下切牙与前颅底的交角 *12.TweeD分析法中FMIA是指 A 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B 下颌平面与前颅底的交角 C 下颌平面与下切牙的交角 D 下切牙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E 下切牙与前颅底的交角 *13.TweeD分析法中IMPA是指 A 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B 下颌平面与前颅底的交角 C 下颌平面与下切牙的交角 D 下切牙与眶耳平面的交角 E 下切牙与前颅底的交角
第六章 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 一.力的基本概念
*1.下列关于力的基本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 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B. 力矩就是使物体转动时力合力臂的乘积
C. 力有方向性,力矩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性
D. 力偶矩等于构成力偶的其中一个力乘以两力之间的距离
E. 力臂就是杠杆的力点合支点间的距离 **2.构成力偶的两个力满足下列条件,除了 A. 大小相等 B. 方向相反
C. 不在同一直线上 D. 两个力相互平行
E. 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矫治力的强度中度力是指 A. 30-60 g B. 60-150 g C. 100-150 g D. 60-350 g E. 350-500 g
*4.下列关于矫治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部分功能性矫治器的力量来源于肌肉收缩力
B. 用手指对反合的上前牙施加推力属于间歇力
C. 螺旋拉簧引起的力属于持续力
D. 使用快速扩弓螺旋器开展腭中缝属于正畸力
E. II类牵引力属于颌间力 二.正畸的生物学基础
**1、正畸牙移动后仍能维持稳定且牙根本身很少发生吸收的生物学基础是 A 牙槽骨具有可塑性 B 牙骨质具有抗压性
C 牙周膜能维持其内环境的稳定 D A+B+C E A+C
**2、在同一正畸施力条件下往往只发生牙槽骨的吸收而没有或很少有牙骨质的吸收是因为牙根表面覆盖一层 A 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 B 钙化的类牙骨质 C 尚未钙化的牙骨质 D 钙化的牙骨质 E 未分化干细胞 *3、正畸牙保持后能恢复其牙周膜宽度及与
周围牙周组织的正常连接,这与以下哪项因素关系最密切:
A 牙槽骨的可塑性 B 牙骨质的抗压性
C 牙周膜具有维持其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D 正畸牙压力侧发生骨吸收,引力侧发生骨沉积
E 牙周膜内既含有成骨细胞,又含有破骨细胞
三.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反应
*1 不属于温和持续的矫治力引起的牙周反应是
A 压力侧牙周膜变窄 B 张力侧牙周膜变宽 C 张力侧成骨细胞分化 D 牙周膜方向改变 E 细胞区出现玻璃样变
*2.适宜矫治力对牙槽骨高度的影响是 A 压低牙齿时牙槽骨高度降低 B 拉长牙齿时牙槽骨高度增加 C A+B
D 不管升高或压低牙齿,牙槽骨高度维持不变
E 不管升高或压低牙齿,牙槽骨高度总是降低
*3.关于潜掘性骨吸收说法错误的是
A 当矫治力过大时会发生潜掘性骨吸收 B 骨吸收直接发生在压力侧牙槽骨的内面
C 又称间接骨吸收 D 可减慢牙的移动速度
E 与被治疗牙的过度松动疼痛有关 **4.关于过渡性骨说法错误的是 A 其方向为顺着矫治力方向横向排列
B由过渡性骨到正常需三个月时间,这一时期内必须使用保持器防止牙复位 C 只出现在骨松质中
D 一端出现破骨细胞合骨吸收,一端增生成骨细胞
E 矫治完成后会逐渐恢复为正常骨小梁 5. 牙根吸收
*1)牙根进行性吸收发生部位最常位于 A 根尖表面 B 根尖1/3表面 C 根中1/3表面 D 根内深层的牙本质 E 牙根牙槽嵴连接表面 *2)正畸牙发生进行性根吸收的x片表现为 A 根尖呈蚕蚀状 B 根侧锯齿状 C 牙根变短而钝 D 根管腔增大 E 牙根变得细长
*3)可导致牙根进行性吸收的正畸力为 A 过大的矫治力 B 持续轻力
C 较大矫治力持续时间过长 D A+B+C E A+C
*4)关于牙根特异性吸收说法错误的是 A 其发生与矫治力无关
B X片检查常发现矫治前已经有根吸收 C 矫治力不会加速其吸收
D 牙根表面的牙骨质可发生吸收 E 牙根内面的牙本质可出现吸收
**6.关于正畸与牙髓组织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矫治力过大可发生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
B 适宜的矫治力可能会使牙髓充血,对温度敏感
C 死髓牙没有根尖周炎可进行正畸移动 D 牙髓活力状态与牙齿的移动速度及方式关系不大
E 正畸牙治疗过程中如发现牙髓活力下降必须及时进行根管治疗 ***7.儿童快速扩弓力值约为 A 200克 B 400克 C 600克 D 800克 E 1000克
***8.关于上颌骨矫形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牵引面具每天戴用时间不少于8小时
B 前牵引每侧力值在200克以上
C 限制上颌生长所需矫形力小于前移上
颌所需矫形力
D 每天戴用前牵引面具10小时合16小时效果是一样的
E 必须24小时使用矫治器抑制上颌骨生长,否则无法取得疗效 9.下颌骨矫形治疗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矫形力限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引起的变化
A关节凹后壁骨质吸收,前壁增生 B髁突位置前移 C下颌角变锐 D下颌体变短
E下颌后缘吸收,前缘增生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矫治力限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引起的变化
A 关节凹后壁骨吸收,前壁增生 B 髁突位置后移后移 C 下颌角变锐 D 下颌角变钝
E 下颌后缘增生,前缘吸收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用矫治力限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引起的变化
A关节凹后壁骨质吸收,前壁增生 B髁突位置前移 C下颌角变钝 D下颌体变短
E下颌后缘吸收,前缘增生
***4)对下颌骨进行矫形治疗,促进或抑制下颌骨生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下颌体发生变化 B 只有下颌角发生变化 C 只有关节发生变化
D 只有下颌体合关节发生变化
E 下颌体、下颌角、关节都发生变化 ***5)用矫治力促进下颌骨生长时,哪一项变化是错误的
A 髁突向前移位 B 髁突后缘增生新骨
C 下颌支后缘增生新骨,前缘吸收 D 下颌体变短 E 下颌角变钝
***6)用矫治力促进下颌骨生长时,哪一项变化是错误的 A髁突向前移位 B髁突后缘骨吸收,前缘增生新骨 C下颌支后缘增生新骨,前缘吸收 D下颌体变长 E下颌角变钝
***7)用矫治力促进下颌骨生长时,哪一项变化是错误的 A髁突向前移位 B髁突后缘增生新骨
C下颌支后缘增生新骨,前缘吸收 D下颌体变长
E下颌骨外缘骨增生,内缘吸收,下颌角变钝 ***8)哪块肌肉的活动是刺激下颌骨向前生长的关键 A 翼外肌 B 翼内肌 C 咬肌 D 颞肌 E 二腹肌
*9.以矫治力强度划分,重力属于 A 200克以上 B 250克以上 C 300克以上 D 350克以上 E 500克以上 10.矫治力合矫形力
*1)以下不属于矫治力的是
A 用扩弓螺旋器快速扩展腭中缝 B 用双曲舌簧纠正个别反合上前牙 C 橡皮链牵引尖牙向远中 D 弓丝上弯关闭曲内收前牙 E 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 *2)不属于矫形力范畴的是
A 用扩弓螺旋器快速扩展腭中缝 B 戴头帽颏兜抑制下颌骨生长 C 戴前牵引面具促进上颌骨生长 D 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 E 戴口外弓抑制上颌骨生长 *3)关于矫形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力量较大
B 能影响骨骼形态 C 可来源于机械力,也可来源于自身肌肉力量
D 成年人仍可应用矫形力取得满意效果
E 能影响骨骼的生长方向合量 11.矫治器加力
*1)临床上固定矫治器加力间隔一般为 A 1-2周 B 2-3周 C 4-6周 D 1-2月 E 3-4月
*2)临床上活动矫治器加力间隔一般为 A 2-3天 B 6-8天 C 10-12天 D 2-3周 E 4-6周
12.合适矫治力的临床表现 *1)合适的矫治力作用的牙齿有以下临床表征,除了
A 无明显自发疼痛 B 扣诊无明显反应 C 对温度高度敏感 D 松动度不大 E 移动效果明显
*2)对于合适矫治力认识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力量越大,牙移动速度也越快
B 轻力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力量越轻越好 C 生理范围内的持续轻力是最符合临床要求的
D 牙的移动只与矫治力大小相关,与矫治力持续时间无关
E 舌肌力量非常轻柔,且为间断性的,不会引起牙松动
**13.倾斜移动时,牙的支点约位于 A 牙根合牙槽嵴交界处 B 釉牙骨质界 C 根尖孔附近
D 根中1/3与中2/3交界处 E 牙根1/2处
**14.倾斜移动时最大压力合张力区位于 A 牙根尖 B 牙颈部
C 根中1/3与中2/3交界处 D A+B
E 牙根1/2处 **15.下列关于牙齿的垂直移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伸长牙的力量应轻柔,防止牙髓坏死 B 压低牙的力量一般大于伸长牙的力量 C 牙齿压低较困难,应使用重度力
D只有在根尖区牙槽骨受力吸收后牙压入运动才能实现
E 拉伸牙齿时组织反应以增生为主
第七章 矫治器
一、各类矫治器优缺点
*1.下列不属于活动矫治器优点的是 A易于控制口腔卫生 B易于控制矫治力大小 C 对美观影响小
D 每次复诊操作时间短 E 易于制作
*2.关于活动矫治器缺点说法错误的是 A对牙移动控制能力差 B影响发音 C有异物感
D剩余间隙处理难 E口腔卫生控制难
*3.下列不属于固定矫治器优点的是 A固位好,支抗足 B牙齿移动效率高 C能矫治复杂错合畸形 D疗程短 E口腔卫生好
*4.下列不属于固定矫治器优点的是: A牙齿移动效率高
B能矫治复杂错合畸形. C对发音影响小 D临床操作时间短 E加力间隔大
*5.属于活动矫治器优点的是:
A易于实现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牙. B 易于控制牙移动方向
C 可避免因施力过大而致牙体牙周损伤 D 加力间隔时间大.
E 能矫治复杂的错合畸形. 二.支抗.
*6..属于颌内支抗的是:
A Ⅱ类牵引. B Ⅲ类牵引. C 口外弓. D 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