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15:53: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

任课教师 听课人 教学内容

王开琴 陈达

科别 听课时间

语文 班级

1年月3日第二节

五年级

《清平乐·村居》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复习旧课

师:我们之前学了两手关于儿童的诗《牧童》和《舟过安仁》,我们试着有感情的背诵一下。(指名背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齐读课题,解题。 (1)介绍作者

A: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谁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辛弃疾? B:师补充 ()解题

3、一起再读课题。 二、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用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和读词的节奏。 、学生由朗读课文。 3、齐读 4、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吗?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5、指名读。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

1、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同桌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反馈。 (二)把握词意 1、学思考。

(引导学生选择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逐句讨论: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A:指名解释意思

教 学 过 程

B:(结合插图说感受:虽然是简朴的乡村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绿意盎然的美好感受) C:指名朗读这一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A;指名说

B;师: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是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他们陶醉了呀!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陶醉来。

C: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谁能用己的话来说说? A:指名说

B: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大家来说说这三个儿子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3)齐读本句,读出乐趣

(4)谁能够把整首诗意完整的说出来? A:指名回答

B:师小结后质疑:陶醉的只是这一家五口吗?陶醉的还有谁? 作者辛弃疾。

D:师:是啊,诗人辛弃疾也深深陶醉其中了,来,我们一起来读出诗人那陶醉的感觉,一起陶醉在村居的美好情景中吧!。 (5)全班配乐齐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1、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交流、评价。

3、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一、本课亮点:

1、教学过程清晰可见,各个环节衔接然,第三个环节的教学紧凑细致,能通过理解—感悟—朗读三步曲,让学生理解词意、感受词境。

、教师在课堂中渗透“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念,采用了多种方式,反复朗读一幅幅画面相对应的句子。很好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快乐幸福生活!整堂课老师都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美,感受形象美,体

课 后 评 议

会情感美,鉴赏意境美,还追求创造美。

3、教师抓住了古诗词“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古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炼。有助于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

4、教师语文功底扎实,教态大方然,口语清晰流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好,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 二、不足及建议:

1、教师不够重视生字词的教学。由于这首词个别生字还是较难,因为学习在初次由朗读词时,教师可在出示的文章上标上拼音,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朗读。 、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赞扬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教师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好,致使第四个环节没能在课堂上充分落实。应该在导入新课时减少用时,为后面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时间。

任课教师 王开琴 科别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听课人 陈达

听课时间

1年月3日第二节 教学内容

《清平乐·村居》 教 学 过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复习旧课

师:我们之前学了两手关于儿童的诗《牧童》和《舟过安仁》,我们试着有感情的背诵一下。(指名背诵)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齐读课题,解题。 (1)介绍作者

A:同学们回去做了预习,谁给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辛弃疾? B:师补充 ()解题

3、一起再读课题。

二、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用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和读词的节奏。 、学生由朗读课文。 3、齐读 4、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感受到了吗?找几个同学来读一读。 5、指名读。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 1、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想象画面,同桌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反馈。 (二)把握词意

1、学思考。

(引导学生选择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逐句讨论: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A:指名解释意思

B:(结合插图说感受:虽然是简朴的乡村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绿意盎然的美好感受)

C:指名朗读这一句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A;指名说

B;师: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是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让他们陶醉了呀!谁来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句,读出陶醉来。

C: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谁能用己的话来说说? A:指名说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 的文档
小学教师听评课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ag6b7zhfk72h8v7sn3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