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省乌兰察布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2分)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后面括号中。(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瘫痪(huàn)匿笑(nì) 菡萏(hàndàn) 欹斜(xī) ....B、拆散(chāi)水澡(z ǎo)骤然(zhòu) 粼粼(lín) ...C、祷告(dǎo) 并蒂(dì) 脸颊(jiá) 姊妹(zǐ) ....D、霎时(chà) 酝酿( yùnniàng)嫩芽(nèn) 逮住(dǎi) ..... 2、下面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绝别 并蒂 尘封 惊惶失措 B、静密 笑柄 宽恕 苦心孤旨 C、粗犷 发髻 点缀 恍然大悟 D、分岐 堕落 惩罚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
C、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兰州地铁的建成和投运,将极大地缓解当地交通拥堵状况。
D、今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C、《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都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作者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中国女诗人谢婉莹。
D、《咏雪》一文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朗的文学才华。 (二)非选择题(10分) 6、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 (2) 小桥流水人家。 (3)水何澹澹, 。
(4) ,随君直到夜郎西。
(5)请写出一句描写飞雪的诗句, , 。 (
6
)
《
观
沧
海
》
中
表
现
诗
人
博
大
的
胸
襟
的
句
子
是: , ; , 。 7、名著阅读(5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著有诗集《 》《 》。下面这节小诗就选自她的诗集。
成功的花儿,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节小诗引来无数文人志士的评价。其运用了 (修辞手法)畅谈人生体验。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赏析。
答:
8、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家的感悟】
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灵的避难所,家又是一本难念的经,一场唱不完的戏……何谓“家”?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那儿充满的是亲情的味道。家是无论外头多冷,都能让你感到无比温暖的地方;家是 ,
的地方;家是 ,
的地方;
请仿照文中的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谈谈你对“家”的感悟。(4分) 【家的演说】
“小演说家”高翔准备在活动中作“我爱我家”主题演讲。他为了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3分) 材料一:每当周末的时候,院子里的人常看见我们一家在打羽毛球,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小城的人们常看见我们在河堤边一起散步。还有什 么事情比我家这种天伦之乐更快乐、幸福的呢? 材料二:家,是父母一起打拼创造的。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到事业有成,每一步都离不开家的呵护、教诲、影响、扶持。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
材料三: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人是谁?那么我的爸爸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和他在一起,快乐总是陪伴着我,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第 则材料不符合主题要求,理由是
二、阅读与理解(38分) (一)《散步》阅读(15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在散步时,家庭中发生的分歧是什么?“我”的决定是什么?“我”为什么作这样的决定?(3
分)
10、“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这句话里的“早已”与“还”、“强壮”与“高大”能否互相调换?为什么?(3分)
11、“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3分)
12、第二段中对“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2分) 1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责任”有哪些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层次分明,言简义丰,“无信”“无礼”为全篇核心。 B、文中的元方是一个聪明、理智、明白事理,诚信守时,口齿伶俐,善于言辞的孩子。 C、文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
D、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自我批评乃处世的基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