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块成型后偏差不得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50%-100%。 4、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1、预防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光洁度;控制混凝土表面蜂窝、气泡、麻面、错台、挂帘的出现;防止表面裂缝的出现;保持表面混凝土颜色一致。
(1).控制表面平整度、蜂窝、麻面、气泡、错台及挂帘的出现
控制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蜂窝、麻面、气泡,首先根据浇筑部位边坡坡度,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其次采取合理的入仓方式,混凝土入仓后立即振捣,不允许出现仓面混凝土堆集。振捣时,以混凝土泛出浮浆、无明显气泡冒出且不显著下沉为准,不允许过振或漏振,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器直接冲击侧模,以免造成模板损坏。
(2).保持表面颜色一致
施工过程中对已浇筑好的永久外露面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油污对外观颜色的影响或其它硬物对外观的磨损、破坏。 5、高温雨季混凝土施工措施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对拌和混凝土用砂、石料采取覆盖、遮荫等方式防止砂石高温; ②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拌和机在装、拌第一车混凝土前,使用井水湿润降温;
③对于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开高温;
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遮荫,避免阳光的直接照时,终凝后及时覆盖保湿养生,并保证养生期间不断水;
⑤浇筑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正常施工前,拌和设备在拌料前应对拌缸、传递皮带等部位进行湿水降温;以防高温加速水泥的初凝。
雨水期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①对混凝土等混合料使用的砂石进行覆盖,以便于施工时拌和质量的控制; ②雨后及时对施工现场、浇筑区内积水进行清理;
③雨季施工的混凝土、及时进行覆盖,以防暴雨突然来临,直接冲洗混凝土或水稳层表面。
三、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工艺框图
一)、施工放样
使用全站仪对涵位进行定位,施工前放出中桩涵洞轴线并四角及基础边线。施工前详细审核图纸并计划 如沉降缝位置。
二)、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按基坑范围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30cm再用人工精细找平并按要求修整。清至设计标高后用轻型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如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需报请变更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如满足要求可继续施工。砂砾垫层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
三)、基础浇筑
根据涵洞基础尺寸将基坑两侧整理成型或用模板进行浇筑。管基分两次进行浇筑。第一次浇至管底外壁下2~3cm,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进行管节安装,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二次浇筑。
混凝土由拌合站按设计要求拌制运至工地。第一次浇筑应使砼顶面符合设计坡度表面平整。第二次浇筑前应将顶面打毛,在管节两侧进行对称浇筑。
四)、管节安装
管节预制完成,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安装。安装时由中间沉降缝处向
两侧进行,确保管端与沉降缝处在同一垂直断面上。同时在管底垫2~3cm水泥砂浆,确保管节顺直、稳定。
安装完成后,管节间缝隙按设计要求使用麻绳、4层沥青浸制麻布及粗铅丝绑扎。
五)、侧墙、八字墙、截水墙及洞口铺砌砌筑
侧墙基础、八字墙、截水墙及洞口铺砌均为M7.5浆砌片石,侧墙、缘石为M7.5浆砌块石。
片石砌体应成行铺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层次,镶面石应按一丁一顺砌筑,任何层次石块应与邻层石块搭接至少80mm,砂浆砌筑缝宽应不大于30mm。
先铺砌角隅石及镶面石,然后铺砌帮衬石,最后铺砌腹石。角隅石或镶面石应与帮衬石互相锁合,帮衬石与腹石应互相锁合。帮衬石及腹石的竖缝应相互错开,砂浆砌筑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
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括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准备。
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d内应加强养生。
六)、涵背回填
涵管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采用两侧对称分层夯实。分层垫筑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度不小于95%。
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及车辆通过。 四、便桥
(一)混凝土罩面板预制: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模板制作:底模采用砼地模,砼地模厚150mm,并按要求设预拱度,砼地模四周没有截排水沟保证砼地模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满足砼施工要求;芯模采用定制加工芯模、外刷脱模剂,以便脱模;侧模采用钢模板自行设计加工或订购,边梁的钢板采用冷板来提高梁体的美观,保证棱角的顺直。
2、 钢筋绑扎
钢筋弯制加工在加工棚统一完成,预制台座上绑扎成型,为增加钢筋骨架整体性,绑扎牢固,增加点焊数量,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注前检查各种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是否准确。同时将波纹管固定牢靠,端头封闭密实。
3、钢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特制钢模,立模前对梁体钢筋进行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检查,检验合格后方可立模,模板采用分节拼装,拼装接缝加塞海绵条止浆带,以防漏浆。安装模板时严格控制各部位尺寸,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要检查模板安装尺寸、接缝、拉杆螺栓、模板拼接螺栓,确保模板安装尺寸准确,支立牢固。
混凝土拌和在拌和站进行,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及拌和用水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拌和过程中注意混凝土的稠度,随时检查混凝土坍落度,若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浇筑梁体混凝土:放入芯模并固定,紧接着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在振捣时必须注意不得碰撞波纹管,以免造成偏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模板加固情况,漏浆处及时堵塞。每次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上升,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并有均匀的外观为止,然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并及时整平收浆,终凝前将梁顶面拉毛,以利桥面铺装层与梁体结合。
梁体混凝土养生采用覆草帘养生法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静置1-2小时,按规定要求覆盖进行养生,养护期始终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
(二)混凝土罩面的架设 (1)、施工方法:
混凝土罩面采用两台吊机架设,吊机选用QY-30汽车起重机,该机的最大起重量为30T。
①安装橡胶支座:先将盖梁顶面的灰尘除去,放出支座设计中心线,同时在橡胶支座上也标出十字交叉中心线。将支座安放在盖梁上,使支座中心线同盖梁上的支座位置中心线相重合,使支座就位准确。
②吊车自行就位。
③运输场:采用2辆吊车倒甩将罩面从预制厂运至安装现场。
④吊装罩面:吊梁前先试吊,将梁板吊离支承面约2~3cm后暂停,对各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况作周密的检查,确认作用良好,方可撤去支垫继续起吊。落梁板时,为使落梁板准确,在架第一跨梁时,在梁底划好两个支座的十字位置中心线,在梁板的端立面上标出两个支座位置中心铅直线,落梁时同盖梁上的位置中心线相吻合。多跨梁依第一跨梁为基准落梁。
⑤调整支座:支座安装后,若发现个别支座脱空、发生较大的初始剪切变形、支座偏压严重造成局部受压等现象,要及时调整。调整的方法为:用千斤顶顶起梁板端,在支座上下表面铺涂一层环氧砂浆或合适厚度的薄钢板。然后再次落梁,使支座上下表面相互平行且同梁板底、盖梁顶面全部密贴,同时使一片梁两端的支座处在同一平面内。
(2)、注意事项:
①梁板安装前对每块梁板的预拱度进行统计,按预拱度值相等或接近进行编号,制订安装计划。
②每孔梁板的吊装顺序严格按照先内后外,先中心后两侧的顺序,以免相互干扰。
③吊装作业前要从吊机的构造、使用说明书中了解其构造及稳定性能。如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吊机全部荷载的要求时,应采用补强地基措施。
④在吊机进行架设作业时,严格按照吊装安全技术等作业规范进行,并特别注意防止因下列原因造成事故:
◆ 起重臂过度旋转使起重臂弯曲折断。 ◆ 支腿安装处地基下沉使吊机倾倒。 ◆ 吊钩、钢丝绳破断。 ◆ 吊机操作错误发生事故。
第七部分 质量保证及创优计划
7.1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的全过程,对影响过程质量的人员、设备、材料、技术文件,作业环境、施工检验等所有因素,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以使工程质量满足招标合同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