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由UPS供电,照明、空调及维修插座采用市电;
防雷接地系统:为了保证电脑系统免收雷雨天气的影响,考虑电源防雷器对电源、信号进行保护;大楼为机房内提供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的接地点。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采用风冷小功率精密空调系统,网络中心机房考虑空调冗余备份采用两台12.5kw风冷精密空调主机,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内配电柜、精密空调、温湿度、漏水检测进行实时检测,有意外情况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达到无人值守机房的目的;两个共用一套主机系统,集中监控;
投标单位需设计网络机房和监控机房装修效果图经甲方确认后,方可施工。
第五章、智能化集成系统
5.1、系统概述
智能化集成系统为世贸中心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核心,应完全支持IBMS智能化集成平台技术架构,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对建筑群内所有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丰富建筑的综合使用功能和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确保建筑群内所有相关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
5.2、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标准》(GB/T GB/T20299-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 13 -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7)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套管理计划规范》(GB12504-12509-90)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6)
5.3、设计原则
世贸中心智能化集成系统设计应遵循“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
世贸中心智能化集成系统的集成模式:应采用分布式集成模式,即三层集成模式:物理层系统集成、控制层系统集成、应用层系统集成。
世贸中心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设计思路:应遵守“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和“从上而下设计,从下往上实施”的原则,对被集成的子系统提出设计要求和接口协议界面要求。采用的软件互联通信协议应是国际标准接口协议(如OPC、BACnet、RS485/232、Modbus、Lonworks等)。
世贸中心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核心技术:完全支持IBMS智能化集成平台技术架构。在核心管理中心构建本项目的数据整合平台。
5.4、工程范围
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的范围包括如下子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UPS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短信报警系统。
5.5、智能化集成整体架构
1.集成架构
世贸中心智能化集成系统考虑到以后系统扩展的需求,智能化集成系
- 14 -
统由独立于其他各子系统的独立第三方集成软件平台实现。 各级智能化集成系统之间实时数据、控制命令的传输采用TCP/IP协议,由智能化设备网络支持。
2.数据整合架构
智能化集成最终目标是搭建基于智能化集成数控整合平台技术架构的数据整合平台。技术架构采用了平台化的设计思路,流程优化、技术先进。架构通过从各个智能化系统独立的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抽取、转换、集成、装载等数据整合以及数据的更新和校验,实现了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标准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其核心思路应满足以下要求:
1.标准化
基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平台化
采用标准体系的设计架构,保证可靠性、标准性和开放性。 3.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合法性认证机制 4.构建集成管理的数据仓库
5.6、智能化集成功能
智能化集成系统不但集成各子系统,同时自身作为智能建筑最核心的应用管理平台,要求必须但不限于达到以下功能:
1、开放的通用接口
系统采用高效的通用接口技术,通过特定的系统交换层面和标准的通
- 15 -
讯协议,无缝兼容不同子系统。可以转换多种协议,如:RS485/232、API、BACNET、ODBC、OPC、MODBUS等
2、集中的监视和管理
系统具备允许网络上的任一工作站通过一致的软件界面对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高性能的实时监测、采集、整理、分析和储存。同时,使用者可根据权限设置在电子地图上实现对设备的操作管理。
3、简单、直观的电子地图
传统系统多用表格的形式显示监测点的信息,系统必须具备,采用电子地图的形式显示各个子系统、设备及各楼层信息,使用者操作界面简单、友好。并为使用者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及丰富、可维护的基本图型库,使用者可以采用“拖放”的方法在开发平台完成电子地图制作,在设置图形和相应设备之间的对应关联后,使用者就可以很方便地在布防图上实现对建筑内各设备的监控。
4、智能设备维护管理
系统可对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资料和图纸、设备维护和维修记录、易耗品和备件的库存进行电子化管理。同时,系统能够在设备维护检修到期前进行预警,同时提示相应的处理方法。
5、智能策略控制(决策辅助功能)
系统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向使用者提供历史数据智能分析功能,使用者可根据分析结果,在智能策略控制模块中设置联动控制策略,系统在适当条件下响应触发这些策略,达到系统优化和高效运行的目的。
对建筑内能源使用的优化控制:系统提供能源优化控制设定功能,按能源管理的优化方案,设定系统设备的工作控制流程,降低系统能耗。
6、信息管理
带有信息管理功能,能够查询、保存、维护设备档案,能够进行能源计量,能够记录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以便使用者查询。
7、安全管理
系统具备安全管理,实现全系统集中式的帐户管理、授权管理,其强大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不同级别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防止系统信息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