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在本工程上推广应用。
6、成本管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把成本计划降低额分解到每一工序、每一个班组、每一个施工人员上。做到事先有计划,事中受控制,事后有分析,随时掌握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影响成本的不利因素,找到原因,及时纠正,确保成本降低额的总目标的实现。
7、环境管理目标:
——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做到不扰民,并为社会各界所认可;
——各类重大环境因素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并力求更好; ——逐步降低自然资源消耗,维护生态环境; ——杜绝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露等污染事故。
三、施工准备工作
3.1、技术、规划准备 3.1.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结合具体情况编制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进行施工。主要含以下内容:
(1)自然条件资料:当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的
收集。我公司本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暂按招标文件提供的上述资料编制,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还必须收集更详尽的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确保各道工序顺利施工。
(2)资源条件资料:主要指地方建筑工业、企业分布情况、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当地劳动力和生活设施情况,情况的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市上述因素的具体情况,藉以确定施工现场平面规划是否经济合理以及这些条件在施工期间可能利用的程度。我公司已经对**市建筑材料市场、现场供水、供电等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的情况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3.1.2、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用有关资料
(1)熟悉、审查设计图纸:认真检查图纸是否齐全、完整、清楚、明确、图纸本身有无错误的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弄清设计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和质量要求等;详细了解设计中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严格遵守,不得任意改变。
(2)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程序: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全面熟悉图纸、彻底弄清设计意图,发现图中问题提出自己的处理或改进意见→向建设单位提出召开“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会议要求→会上,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交清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图中问题和矛盾,设计单位给予答复,各单位负责人在会议记录上签字→按要求及时整理、编写会议纪要→将会议记要精神传达给所有技术人员,结合设计图纸制订工艺过程和操作程序,再技术交底至工人班组。
3.1.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基本技术条件,是施工准备工作的中心内容。工程由于从投标到开工时间紧,开标后必须立即着手施工准备工作,所以我公司在编制投标文件技术标中施工组织设计时,完全按照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详细的编制;根据本工程规模、特点,要求工期及建设地点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编制,完全能达到指导施工的要求。
3.1.4 、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的编制要求结合拟采用的技术组织措施和节约措施,以便施工中对用工、用料实行切实有效的控制,促进成本的降低,以及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3.2、施工现场的准备
3.2.1、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现场交测绘时所设的桩志,包括中线桩、基线桩、水准点以及重要的标志保护桩等。测量人员交桩时做好记录,尔后进行复核,并进行下列测量工作:
(1)补充施工需要的坐标桩;
(2)测量坐标桩与基础轴线的位置和角度; (3)测量控制点的位置; (4)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5)施工过程中不断复核、检查轴线及标高。
3.2.2、三通一平: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并根据总平面布置修筑施工便道,同时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源、电源接口布置临时用水、用电线路。
3.2.3、临时设施的准备
严格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搭建临时设施,并认真落实JGJ59-99及相关规定,布置现场,为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3、物资准备
物资是施工的基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做好物资准备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应含以下主要工作内容;
(1)根据设计图书纸,确定机具、设备、各种材料、构件等的种类、数量、规格。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需要量计划。
(3)了解市场,货比三家,并根据物资需要量计划编制物资的采购、运输计划。
(4)做好物资的进场检验、检查核对以及存放、入库清点、保管工作。 (5)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机械和机具设备的需要量计划进行准备,按计划进场安装、检验和试运转,保证机械完好,处于待运转状态。
(6)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对于雨季、高温季节安排的施工项目,制定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切实可行技术、组织措施,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工作。
3.4、建立现场施工指挥机构、集结施工力量、做好后勤准备工作 3.4.1、建立施工指挥机构
根据施工总布置的安排,建立直线职能制项目管理机构(见《组织机构图》),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本工程为项目经理负责制,下设分级机构,在分级管理中,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的指挥,但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机构的命令,不能有多头指挥。
(2)各级管理机构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
不论部门、层次、岗位的设置,上下、左右关系的安排,都必须与项目的规模相适应,各级、各部门、各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机构建立是因事产生的,因事设职,无事不设机构。
(3)职能机构的设置,即体现了合理分工,又注意了相互协作配合。 3.4.2、集结施工力量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安排劳动力,同时按计划分阶段安排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和各工种进场,组织部分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在施工现场集结施工力量,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集结施工力量时,建立、健全充实现场组织指挥机构; (2)进行特殊工种和缺门工种的培训工作; (3)对职工进行计划、技术、安全交底; (4)施工班组要做好作业条件的施工准备工作; 3.4.3、积极做好申请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 3.4.4、后勤准备
在大批人员、机械、物资进场之后,还必须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