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复合计征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数量×单位税额+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税率=40000×0.5+1200000×25%=320000元 七、计算分析题
1、计算填列2月份所属期(3月10日进行纳税申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7)=100万 “销项税额”(栏11)=3万 “进项税额”(栏12)=10万 “上期留抵税额”(栏13)=1万
“进项税额转出”(栏14)=6万 “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附表二栏18)=6万 “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15)=0
“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16)=0 “应抵扣税额合计” (栏17=12+13-14-15+16)=5万 “实际抵扣税率”(栏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3万
“应纳税额”(栏19)=0
“期末留抵税额” (栏20)=2万
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当期应退税额=2万元,当期免抵税额=11-2=9万元
2、“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7)=200万
“销项税额”(栏11)=10万 “进项税额”(栏12)=20万 “上期留抵税额”(栏13)=2万
“进项税额转出”(栏14)=12万 “免抵退货物不得抵扣税额”(附表二栏18)=12万 “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15)=2
“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16)=0 “应抵扣税额合计” (栏17=12+13-14-15+16)=8万 “实际抵扣税率”(栏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8万
“应纳税额”(栏19)=2
“期末留抵税额” (栏20)=0万
依据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计算,当期应退税额=0万元,当期免抵税额=22-0=22万元
【解析】2月份所属期(3月10日进行纳税申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反映的是2月份发生的应税事项,由于2月份所属期的退税申报是3月10日至15日进行申报的,计算出应退税额为2万元应在3月份进行账务处理,所以在2月份所属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15)填列0,对3月份申报并进行账务处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2万元,应在3月份所属期(4月10日进行纳税申报)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15)
填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