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具体兴趣小组有:篮球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歌唱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手工制作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阅读兴趣小组、科学实验兴趣小组。给这些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以提高深造的机会。兴趣小组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又一道风景。
(三)、确立学校课程发展重点和特色项目
以“行规、学规”为抓手,强化行规、学规的实践和管理,逐步完善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以参与、体验、实践方式,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教育系列化、课程化,使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人生,在实践中磨炼人格,提升品行。
行规学 规课 程 学校德育实践体验性课程 主题文化节课程 安全健康课程 自主管理课程 学生社团课程 必修课程 限定、自主选修 1、行规学规课程 学校利用每日班级师生点评、学生每日反思日记、每周主题班会、学校升旗仪式、暑期入学集训和每学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法,从
5
学生在校内外各方面、各环节、各个细节入手,坚持不懈进行行规学规教育。注重行规学规教育系列化、层次化,努力实现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2、注重打造和创新学校“教师节” 、“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四大校园主题节课程。
“教师节”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劳动的艰辛,知道学生尊重教师,崇尚知识,热爱学习。
“国庆节”,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成就,体会祖国的强大,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观念。
“清明节”让学生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
“端午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牢记我国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传统。
3、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丰富安全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 安全法制教育:学校利用与派出所建立共建单位契机,成立了学校“安全防范站”,每学期规划和开展以增强学生法制观念、规范学生品行和提高社会公德为主题的法制系列教育;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突发事件(事故)的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安全系列教育;通过定期的“法制进课堂”讲座、 “紧急疏散演习”、“识毒、拒毒”宣传活动”、“普及消防知识,珍爱生命安”和“交通小卫士”等实践活动,让现实磨炼学生,感悟人生,探索、体验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生活,掌握今后走向社会必须的品行和能力。
6
心理健康教育:以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切入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和完善;以“温馨教室”建设、“吹开幸福花儿”学困生艺术转化为基础,积极开展学困生或特殊家庭学生结对活动、完善和拓宽家校沟通机制,注重学校各层次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努力使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成为学生健康、快乐和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4、以“自立、自觉、自强、自立”为指导,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课程建设
学校注重推动学生参与学生民主管理,加强年级、班级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重视学生会、团支部自主管理的功能,学校每学期开设 “二中干部培训班”、“二中团课”等课程,增强学生干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自主、自治、自理能力;充分发挥团队、行规检查员、学规检查员、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社团参与学校、班级管理的作用;这些教育活动与载体,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立能力、自育精神和自强品格,推进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课程建设。
5、以培育学生特长为目标,推进学生社团课程。
学校社团课程建设不仅是拓展了校本课程,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更是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顽强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与处人做事能力。学校积极借助济水一中和郑州九十六中名校联盟各方面教育资源,精心规划学生社团课程,探索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特长培育的篮球课程、摄影艺术课程,又有满足不同兴趣特长学生的学生社团,一年来,邵原二
7
中重点建设了以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为特长的“二中星际俱乐部”、“合唱社团” 和“舞蹈队社团”;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合作进取精神为目的的“田径队”和“篮球队”; 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色的“摄影俱乐部”。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学校生活丰富而充满生机,学生不仅在特长上得到培养,在品格、意志等综合素养上都得到全面提升,一个充满自信、拼搏和快乐的学生团队正在形成。
六、确立了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四项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
学校设立以校长李卫国为组长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决策组织、协调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立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执行实施小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定好本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对教师进行指导,确保完成学校校本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联系教师之间的合作,全力促进课程的形成。培训教师队伍,决定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编著和初审校本教材。班主任、任课老师职责:负责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二)、以课程开发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