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散光轴向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后散光影响分析
作者:宋之都,邹 鹏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的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颞侧切口组及散光轴切口组,每组36例,颞侧切口组采用颞侧透明角膜斜行切口,散光轴切口组采用角膜上部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矫正视力、角膜曲度、角膜散光度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角膜曲度无显著差异,散光轴切口组散光度小于颞侧切口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白内障;散光轴向切口;乳化超声;人工晶体植入;散光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b)-151-02
超声乳化晶体植入是治疗白内障的成熟治疗技术,对于改善患者视力具有理想的效果[1],白内障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同时手术操作也可能造成散光,影响视力的综合质量及手术效果,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不同的角膜手术切口的选择对于患者术后散光的影响不同。本文就散光轴向切口对超声乳化晶体植入术后患眼散光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8月~2008年8月住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72例(72眼),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57~79岁,平均67.6岁。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并除外合并翼状胬肉或者曾经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患者、有角膜翳的患者、有圆锥角膜等影响角膜曲率测量的患者,排除既往有内眼手术史及角膜病变患者。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颞侧切口组及散光轴切口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视力情况及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颞侧切口组采用颞侧左眼3点或者右眼9点位置透明角膜斜行切口,散光轴切口组采用角膜最大散光轴方向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采用角膜穿刺刀垂直角膜平面刺入约1/3角膜厚度,然后斜行潜行1.5~2.0 mm刺进人前房,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黏弹剂,中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