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9:13: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中资料

全国卷高考背诵篇目按篇理解性默写

班级 姓名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2.用刘义隆典故的词句是: , , .

2《虞美人》(李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李煜《虞美人》)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3.《登高》

1. 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

2. 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 . 9.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

10.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联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颔联是: , .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七中资料

5《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乱石穿空, ,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 4.《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5.大江东去,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6《阿房宫赋》(杜牧)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阿房宫赋》是 朝 (作者)写的 (体裁)的典型代表。运用 (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他与 被称为“小李杜”。 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 ; , ” 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

7《师说》(韩愈)

1. 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 , ”的错误态度。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5.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

8《劝学》(选自《荀子》)

1、 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作品)中的

七中资料

“青,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 ,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12、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9《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

1、开篇 “ , ”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2、 “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写出女子对爱人的深切依恋及对婚姻的渴盼。“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表明两人顺利成婚。

3、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

4、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 “桑之落矣, ”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5、女子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 “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 。 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意“ ,至于暴矣”;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兄弟不知, ”;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静言思之, ”。

7、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总角之宴, ” 和恋爱时的盟誓 “ ,不思其反。”

10《琵琶行》(唐·白居易)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5个句子: 、 、 、 、 。

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七中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微委婉,而最终浊重和清脆兼而有之的诗句是: , 。 , 。 写音乐由婉转流畅变得阻塞压抑直至清冷凝滞的相关诗句是: , 。 , 。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 , 。

6.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琵琶女与诗人情感交流的诗句是: , 。 , 。 , 。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 。

7.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 , 。

8.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9.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 。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 。

10.描写琵琶女委身贾人、独守空船、夜深梦醒啼泪的诗句是: , 。 , 。

11.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 , 。 12.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写

诗人被贬之后终日听杜鹃哀鸣,只能取酒独倾的诗句是: , 。 , 。

13.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 。

14.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的一句

“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7.“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

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18.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 “ ,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 ”。 19.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时, 。” 20.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一些列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劈啪声,被誉为古典诗歌中描写月声的绝唱。如“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 2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是“弟走从军阿姨死, 。门前

全国卷高考语文高中14篇按篇理解性默写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b9143wvlq06i7l4fy4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