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免疫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7:44: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装××订××线×××

基础部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医学免疫学试题(1)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得分: 1.免疫是指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2.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 3.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

A.骨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B.胸腺、淋巴结、脾 C.胸腺、淋巴结、粘膜组织 D.脾、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骨髓、胸腺

4.既可来源于髓系祖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系祖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细胞 E.树突状细胞 5.与载体蛋白偶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酵母多糖 D.超抗原 E.脂多糖 6.脱敏治疗可用于

A.冷空气过敏 B.食物过敏 C.血清病D.接触性皮炎 E.血清过敏症 7.可负调T细胞活化的配对分子是

A.B7/CD28 B.CTLA-4/B7 C.LFA-1/ICAM-1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8.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独特型抗原 E.共同抗原 9.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A.半抗原 B.抗体 C.抗原 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 E.超抗原 10.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A.I、Ⅱ、Ⅳ型超敏反应 B.I、Ⅱ、Ⅲ型超敏反应 C.I、Ⅲ、Ⅳ型超敏反应 D.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Ⅱ、Ⅲ型超敏反应 11.所有T细胞特征性标志是

A.BCR B.CD2 C.CD4 D.CD8 E.TCR 12.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

A.CD4 B.CD8 C.CD5 D.CD28 E.CD40 13.脐血中哪类Ig增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 14.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15.构成膜攻击复合物(MAC)的补体成分是

A.C5b~9 B.C6b~9 C.C5b~7 D.C5b~8 E.C6b~8 16.HLA I类分子的重链胞外段有

A.α1结构域 B.α2结构域 C.α3结构域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17.对MHC的TAP分子描述错误的是:

A.即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 B.为内质网上一个异二聚体分子 C.双链分别由TAPl和TAP2两个座位基因编码

D.使内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 I类分子结合 E.使外源性抗原肽从胞质溶胶进入内质网腔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18.能够发挥ADCC效应的淋巴细胞是

1

A.γδT细胞 B.CD8+CTL细胞C.NK细胞 D.NKT细胞 E.Bl细胞 19.可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的免疫细胞是

A.肥大细胞 B.B1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上皮细胞 20.对寄生虫具有吞噬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21.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产生是

A.CD8与MHC-Ⅰ类分子作用 B.CD4与MHC-II类分子作用 C.CD40与CD40L之间作用 D.CD28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

E.CDl52与B7分子之间的作用 22.初始T细胞表达的CD分子是

A.CD45RA B.CD44 C.CD45RO D.CD40 E.CD28 23.不成熟B 细胞表达的mlg主要为

A.mlgA B.mIgM C.mIgD D.mIgG E.mlgE 24.婴幼儿易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于

A.物理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B.化学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所致 C.微生物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D.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E.血-胎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25.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发生于 A.感染0~4小时内 B.感染后4~24小时内 C.感染后4~48小时内 D.感染后4~96小时内 E.感染96小时内 26.T细胞辅助抗原特异B细胞是在

A.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 B.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 C.B细胞的脂筏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27.DC成熟后

A.其MHC分子、辅助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表达显著提高B.体外激发MLR能力很强 C.摄取、加工Ag能力大大增强

D.A和B两项 E.A、B和C三项 28.关于内源性抗原提呈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合成的抗原为内源性抗原 B.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抗原属内源性抗原 C.肿瘤细胞合成的肿瘤抗原属内源性抗原

D.内源性抗原也可以被宿主的APC类细胞加工处理及提呈 E.内源性抗原通常被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识别 29.关于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结合描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利用表面黏附分子与APC表面相应配基结合 B.这种结合是可逆而短暂的 C.这种结合仅为TCR特异识别结合抗原肽提供机会

D.未能识别相应抗原肽的T细胞随即与APC分离 E.与APC分离的T细胞不再进入淋巴细胞循环

30.关于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描述错误的是

A.是指TCR与APC上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结合 B.一旦发生即可稳定和延长T细胞与APC间的结合时间 C.由CD3分子向胞内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 D.CD4和CD8分子不参与影响这种结合

E.可导致LFA-1分子构象改变增强其与ICAM的亲和力 31.对Igα/Igβ描述正确的是

A.与mIg组成BCR复合物 B.胞浆区有ITAM C.可传导B细胞第一活化信号人胞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32.介导Th细胞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是

A.CDl54-CD40 B.CD28-B7 C.CD4-MHCⅡ类分子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33.T细胞辅助抗原特异B细胞是在

2

A.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 B.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 C.B细胞的脂筏 D.上列A和B两项 E.上列A、B和C三项 34.高浓度时能多克隆激活B细胞的是

A.TI-1抗原B.TI-2抗原 C.TD抗原 D.列A和B两项E.上列A、B和C三项

35.介导I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

A.组胺 B.白三烯 C.肝素 D.腺苷酸环化酶 E.前列腺素 【X型题】

36.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A.豕草花粉 B.油漆 C.化妆品 D.青霉素 E.结核菌素 37.下列哪些物质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

A.组胺 B.备解素 C.激肽 D.白三烯 E.前列腺素 38.Ig同种型转换

A.在Ag诱导下发生 B.接受T细胞分泌的CKs调节 C.IgV区未变,只C区改变 D.IgV区和C区均改变 E.IgV区和C区均不改变 39.人为划分的T细胞免疫应答的阶段包括

A.特异T细胞生成阶段 B.T细胞特异识别抗原阶段 C.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 D.效应T细胞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E.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阶段 40.TCRαβ-CD3复合物识别抗原

A.受MHC-Ⅰ类分子限制 B.受MHC-Ⅱ类分子限制 C.不受MHC限制 D.受体缺乏多样性 E.主要识别非肽类分子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表位: 2.MHC: 3.APC: 4.超敏反应: 5.ADC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得分:

1. 细胞因子以( )、( )、( )的形式发挥作用。 2. 分子量最大的Ig是( ),能通过胎盘的Ig是( ),ABO血型抗体的Ig是( )。 3. T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是( ),经历阳性选择获得( ),同时发育为( ),经历阴性选择获得( )。

得分: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补体的功能。

2.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性。

3.应用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解释新生儿溶血症。 4.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5.简述CTL杀伤靶细胞两条主要途径的机制。

得分: 五、论述题(15分)

1.试比较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的特性。(8) 2.试述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7)

3

得分: (1)卷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D4E5A6E7B8B9D10B11E12C13B14E15A16E17E18C19D20C21D22A23B24D25A26D27D28E29E30D31E32A33D34A35B36BCDE37ACDE38ABC39BCD40AB 二、名词

1.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基,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2.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呈高度多态性的集中分布于人和各种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不仅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3.APC:既抗原递呈细胞,指能摄取处理抗原,将蛋白质降解成肽片段,并同MHC分子结合,一同表达在细胞膜表面,提供给T细胞识别活化的一类高度专门化的细胞。 4.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Ag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

5.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指表达Fc受体的组织细胞(NK、M?等)通过识别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的靶细胞。 三、填空题

1. 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2. IgM、IgG、IgM

3. 胸腺、MHC限制性、单阳细胞、自身耐受性

四、问答题(共25分) 1.简述补体的功能。

答: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调节作用 2.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性。

TD-Ag TI-Ag 组成 B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

T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

免疫应答 体液、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IgM 抗体类型 多种

3.应用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解释新生儿免疫记忆 有 无 溶血症。

答:母子间Rh血型不符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原因。血型为Rh的母亲由于输血、流产或分娩等原因接受红细胞表面Rh抗原刺激后,可产生抗Rh抗体,此类血型抗体为IgG类,可通过胎盘。当体内已产生抗Rh抗体的母亲再次妊娠,且胎儿血型为Rh+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便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其红细胞结合使之溶解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症。

4.简述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答:第一信号:TCR-CD3复合物结合MHC- I/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CD4/CD8结合MHC- II / I 类分子;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和APC表面的黏附分子结合形成,如CD28----B7,LFA-1—ICAM-1,CD2—LFA-3等。

5.简述CTL杀伤靶细胞两条主要途径的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穿孔素是储存于胞浆颗粒中的细胞毒素,其单体插入靶细胞膜,在Ca2+存在下,聚合成内径为16nm的孔道,使水、电解质迅速进入细胞,导致靶细胞崩解。颗粒酶属丝氨酸蛋白酶。颗粒酶随CTL脱颗粒而出胞,循穿孔素在靶细胞膜所形成的孔道进入靶细胞,通过激活凋亡相关的酶系统而介导靶细胞凋亡。

4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免疫学 的文档
医学免疫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bdc22gznl03ypi6btg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